[实用新型]一种电梯井道防坠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4393.3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8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陆增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增益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卢颖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绳 防坠网 井道 定位扣环 轿厢 防坠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梯井道 轿厢顶部 定位绳 复位 电梯安全 方形结构 防护设备 间距设置 井道顶部 联动机构 竖直向下 一端连接 角位置 无间断 空档 误动 楼层 穿过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防坠保护装置,属于电梯安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轿厢、井道、承重绳、定位绳和防坠网板;轿厢顶部到井道顶部、轿厢底部到井道底部均连接有承重绳,承重绳分别连接在轿厢底部、轿厢顶部的四个角位置处;承重绳之间每隔一段间距设置有防坠网板,防坠网板呈方形结构,防坠网板的每个角分别设置有定位扣环,定位绳沿着井道穿过定位扣环竖直向下设置;每条承重绳分别连接有复位绳,复位绳的一端连接承重绳,另一端汇集连接于一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扣环对防坠网板的固定来实现对井道每个楼层起到无间断,无间隔、无空档保护,无需任何监测和联动机构,不存在任何误动或拒动作而造成保护缺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井道防坠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的使用量也逐年递增。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相关技术人员的不足,导致电梯的性能和维护不到位,电梯事故较多,当电梯发生故障时,电梯门误动作打开,而轿厢不在打开门的楼层,容易发生电梯乘客或等待乘梯者误入井道踩空的情况,为了保障施工人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必须采取一定措施,针对踩空危险现象而做进一步的防护措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电梯乘客踩空的无间断,无间隔、无空档保护电梯井道防坠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井道防坠保护装置,包括轿厢、井道、承重绳、定位绳和防坠网板;所述轿厢顶部到井道顶部、轿厢底部到井道底部均连接有承重绳,所述承重绳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部、轿厢顶部的四个角位置处;所述承重绳之间每隔一段间距设置有防坠网板,所述防坠网板呈方形结构,所述防坠网板的每个角分别设置有定位扣环,所述定位绳沿着井道穿过所述定位扣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每条承重绳分别连接有复位绳,所述复位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承重绳,另一端汇集连接于一点。
进一步的,所述防坠网板的间距为楼层之间的高度。同时在设置所述防坠网板正常工作时位于每层楼楼板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坠网板呈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绳为复位皮筋。复位皮筋在轿厢顶部和井道底部防坠网板叠存时对承重绳起到自动收拢的作用,防止承重绳掉出到网板边缘外钩住其他物而影响防护措施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顶部到井道顶部之间设置的防坠网板的数量与楼层数相同;所述轿厢底部到井道底部之间设置的防坠网板的数量与楼层数相同。轿厢顶部到井道顶部之间防坠网板的数量为楼层数的数量,才能在轿厢下降到井道底部时起到完全保护作用;同样的轿厢底部到井道底部之间设置的防坠网板的数量与楼层数相同,才能在轿厢上升到井道最顶部时才能起到完全保护的作用。
工作原理:
电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承重绳分别连接在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四个角处,且承重绳之间设置有防坠网板;轿厢始于最底一层,轿厢以上的所有楼层由井道顶部悬挂下来的防坠网板进行保护,防坠网板自上而下,自行设置于电梯井道内每层楼楼板位置。随着轿厢的上升,轿厢以上的防坠网板自动叠存放于轿厢顶上,每到一层叠存一层,轿厢以下的防坠网板随轿厢每上升一层而提高一层,自动设置一层。定位绳通过定位扣环起到撑开防坠网板、固定防坠网板工作位置的作用;若电梯发生误动作打开井道门扇乘客踩空事件时,承重绳连接的防坠网板3将乘客接住,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当电梯不处于故障状态时,承重绳上的复位绳具有自动收拢承重绳的作用,防止外力影响,使承重绳的位置发生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定位绳上的定位扣环对防坠网板撑开防坠网板、固定防坠网板工作位置的作用,防止防坠网板发生移动,保证对坠落的乘客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增益,未经陆增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4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