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刀片切割球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4618.5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6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折晶;程义局;吴然;赵雪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义局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M29/0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刀片 切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刀片切割球囊,包括沿球囊(1)轴线方向设置的多组等间隔分布刀片,每组刀片包括沿球囊(1)周向错开一夹角的前刀片(2‑1)和后刀片(2‑2),前刀片(2‑1)和后刀片(2‑2)均为一体成型刀且包括刀刃(21)和刀座(22),所述刀座(22)底面包含一条弧形面,且置于球囊(1)表面的凹陷(4)中。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一块沿球囊轴线方向设置的长刀片,拆分为两块沿球囊周向错开一定角度的前后两块刀片,错开的前后两块刀片为切割病变位置增加了新的切割点,在前刀片未能完成一次性切口扩张时,后刀片可以从另一个位置切口,便于血管壁的扩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介入手术器械,特别切割球囊的刀片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切割球囊是由美国的Barath peter于1991年开发研制的一种用于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球囊,自1999年引入国内后,逐步为各医院血管外科所接受并推广。
传统的切割球囊就是在球囊表面的纵轴上等角度附着3~4块高度为0.20~0.33mm的刀片,球囊的长度有10mm和15mm两种。切割球囊的扩张机理是,首先随着球囊的加压,附着于球囊表面的刀片切开病变部位的内、中膜,继而由于球囊的逐渐加压,血管壁以切开部位为中心被均衡地加压扩张。
授权公告号为CN203564643U(授权公告日为2014.04.3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切割球囊,其针对切割球囊的通过性和刀片的硬度调整了刀片的安装方式,在相邻两个刀片之间设置了一定间隔,同时增加了卡套结构和刀片底端的凹槽结构。
在介入手术中,除了会遇到上述切割球囊通过性问题外,还会面临一种情况,即因病变处厚度分布无法一次性切开病变部位,需要旋转后更换切割位置,而现有的切割球囊刀片均是沿着轴向的一条直线形式(CN203564643U虽然存在间隔,但本质上仍然是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段刀片),给扩张操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刀片切割球囊,保持刀片总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刀片的切割位置,进一步,改变刀片与球囊的附着结构,增加附着力和刀片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刀片切割球囊,包括沿球囊轴线方向设置的多组等间隔分布刀片,每组刀片包括沿球囊周向错开一夹角的前刀片和后刀片,前刀片和后刀片均为一体成型刀且包括刀刃和刀座,所述刀座底面包含一条弧形面,且置于球囊表面的凹陷中。
所述前刀片和后刀片之间沿球囊轴线方向有一重叠,且前刀片的高度低于后刀片的高度。重叠位置处的前后两块刀片形成剪切动作,利于处理较硬的斑块。
所述刀座底面弧形面与球囊表面的凹陷采用胶水粘接。
所述前刀片和后刀片沿球囊周向错开的夹角范围为10°~15°。
所述球囊为半顺应性球囊。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一块沿球囊轴线方向设置的长刀片,拆分为两块沿球囊周向错开一定角度的前后两块刀片,既保证了刀片总长不变,又确保刀片重量变化不大。错开的前后两块刀片为切割病变位置增加了新的切割点,在前刀片未能完成一次性切口扩张时,后刀片可以从另一个位置切口,增加切口数量,便于血管壁的扩张。进一步,刀片底座的弧形面增加了与球囊表面凹陷的接触面积,粘接时更牢固,相对于常规的凸形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中的凹形面接触使得刀片的切割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刀片(包括前刀片和后刀片)在球囊上的位置分布图;
图3是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义局,未经程义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4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切割球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