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割球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4625.5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7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折晶;程义局;吴然;赵雪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义局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割球囊,包括球囊(1)和沿球囊(1)轴线方向设置的刀片(2),所述球囊(1)前端还设置有一个导向囊体(3),导向囊体(3)包括一圈半圆形截面凸起,凸起两侧为关于凸起对称分布的弧形曲面,弧形曲面的截面为圆形,且圆形的直径沿凸起向远离凸起方向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在刀片对病变处进行切口前,先对血管壁进行预扩张,降低后续刀片切口时的阻力,同时提高切割球囊的通过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介入手术器械,特别切割球囊前端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切割球囊是由美国的Barath peter于1991年开发研制的一种用于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球囊,自1999年引入国内后,逐步为各医院血管外科所接受并推广。
传统的切割球囊就是在球囊表面的纵轴上等角度附着3~4块高度为0.20~0.33mm的刀片,球囊的长度有10mm和15mm两种。切割球囊的扩张机理是,首先随着球囊的加压,附着于球囊表面的刀片切开病变部位的内、中膜,继而由于球囊的逐渐加压,血管壁以切开部位为中心被均衡地加压扩张。
授权公告号为CN203564643U(授权公告日为2014.04.3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切割球囊,其针对切割球囊的通过性和刀片的硬度调整了刀片的安装方式,在相邻两个刀片之间设置了一定间隔,同时增加了卡套结构和刀片底端的凹槽结构。
上述方案强化了刀片的硬度和连接刚性,增加的刀片间隔让球囊在轴向可以有相对较大的弯曲,提高了通过性,但上述方案没能解决刀片与病变处接触阻力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割球囊,在刀片对病变处进行切口前,先对血管壁进行预扩张,降低后续刀片切口时的阻力,同时提高切割球囊的通过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切割球囊,包括球囊和沿球囊轴线方向设置的刀片,所述球囊前端还设置有一个导向囊体,导向囊体包括一圈半圆形截面凸起,凸起两侧为关于凸起对称分布的弧形曲面,弧形曲面的截面为圆形,且圆形的直径沿凸起向远离凸起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刀片共有4块,均等长并沿球囊周向等间隔分布,且周向上相邻刀片在球囊轴线上投影的重叠量小于刀片长度的一半。
所述导向囊体的半圆形截面凸起的外径等于球囊的外径。
所述刀片前端高度小于后端高度。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球囊前端增加了一个导向囊体,利用导向囊体的截面直径变化,即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逐步扩张血管壁,再让其收缩,然后利用后续连接的切割球囊刀片实施切口扩张,从而降低了刀片直接切割时的阻力。进一步,切割球囊表面的刀片在球囊轴线方向前后错开并保持一定的重叠量,降低了多块刀片同时切口的阻力,又保证了切口的流畅。刀片刀刃前低后高,切口时逐渐深入,从另一方面确保了切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刀片在球囊上的位置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切割球囊,包括球囊1和沿球囊1轴线方向设置的刀片2,刀片2共有4块,均等长并沿球囊1周向等间隔分布,且周向上相邻刀片2在球囊1轴线上投影的重叠量小于刀片2长度的一半,刀片2前端高度小于后端高度(这里的前端是指靠近导向囊体3的方向)。球囊1前端还设置有一个导向囊体3,导向囊体3包括一圈半圆形截面凸起,凸起两侧为关于凸起对称分布的弧形曲面,弧形曲面的截面为圆形,且圆形的直径沿凸起向远离凸起方向逐渐减小。导向囊体 3的半圆形截面凸起的外径等于球囊1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义局,未经程义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4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