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腔治疗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6006.X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9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纯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纯静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2;A61G13/10;A61F5/37;A61J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胡明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体 鼻腔治疗 托头板 患儿 本实用新型 管夹 药盒 隔板 医用硅胶膜 夹持固定 稳定放置 一端设置 尼龙带 舒适性 鼻管 插扣 滴鼻 肩部 颈部 拿取 托起 腰部 医护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腔治疗床,包括床体,所述的床体的端部设置有托头板,托头板两侧床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药盒与管夹,床体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扣肩,床体的中部设置有尼龙带插扣;本实用新型对患儿的头部进行托起,对患儿的肩部和腰部均有固定,不用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固定,节省人力;颈部有支撑,托头板设有医用硅胶膜,舒适性好;带隔板的药盒可以稳定放置滴鼻用的药物,管夹可以夹持固定吸鼻管,拿取方便,提升鼻腔治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腔治疗床。
背景技术
负压置换疗法是用间歇吸引法抽出鼻窦内空气,在窦腔内形成负压,停止吸引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滴入鼻腔的药液可以经窦口流入窦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它适用于慢性额窦炎、慢性筛窦炎、慢性蝶窦炎以及慢性化脓性全鼻窦炎。负压置换疗法的操作方法:(1)病人擤去鼻涕,用鼻甲粘膜收缩剂如1%麻黄素喷滴鼻腔,使两侧鼻腔粘膜收缩,窦口开放。(2)患者取仰卧垂头位,肩下垫枕,伸颈垂头使颏与外耳道口之连线与床面垂直。如此,所有鼻窦的窦口均位于下方。(3)嘱患者张口呼吸,将0.5%~1%麻黄素、0.5%氯霉素以及0.5%强的松龙混合液4~6ml,徐徐滴入患者一侧前鼻孔,使药液能淹没所有的鼻窦开口。(4)用与吸引器相连的橄榄头或气囊塞住患者滴药一侧的鼻孔(负压不超过24kPa),用手指按住对侧鼻孔,嘱患者连续均匀的发出“开、开、开”的声音,1~2秒钟后迅速移去,再塞进,如此反复6~8次,即可使鼻腔和鼻窦腔在正负压力交替作用下,鼻窦内的负压低于和外界气压相等的鼻腔气压,药液进入鼻窦内,并吸出脓性分泌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5)一侧完毕,以同样方法施于对侧鼻孔,然后嘱患者坐起,使进入窦内的药液存留在鼻窦内。
在目前负压置换疗法的过程中,需要两个人配合实施,一人按着患儿的身体,进行固定,避免患儿头部随身体晃动,影响治疗的实施,另一人在头部一旁托住患儿的头部,使患儿后仰90°左右,使患儿鼻孔朝上,便于滴鼻的进行及药液的进入。这种方式需要两个人相配合完成,治疗效率低下,耗费人力,患儿的舒适性差。
因此,生产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提升治疗效率,节省人力、易于推广及提升患儿舒适性的鼻腔治疗床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提升治疗效率,节省人力、易于推广及提升患儿舒适性的鼻腔治疗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鼻腔治疗床,包括床体,所述的床体的端部设置有托头板,托头板两侧床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药盒与管夹,床体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扣肩,床体的中部设置有尼龙带插扣。
所述的托头板的一端为圆弧形,托头板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板,连接板的端部与托头板连接成一体结构,床体的端部设置有与连接板相配合的连接槽,连接板通过螺栓与连接槽的侧面相连。
所述的托头板的顶面设置有圆形凹槽,托头板的顶面粘接有医用硅胶膜。
所述的扣肩为L形结构,扣肩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扣肩对称设置在床体的顶部一端,两个扣肩的中部设置有颈托。
所述的颈托的顶部为圆弧形结构,颈托的底部与床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管夹的端部与床体的端部固定连接,药盒的一侧与床体的端部固定连接,药盒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割成2cm×2cm的方格。
所述的尼龙带插扣由两根尼龙带和插扣组成,两根尼龙带的端部分别固定在床体的两侧,两根尼龙带的自由端通过插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对患儿的头部进行托起,对患儿的肩部和腰部均有固定,不用额外的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固定,节省人力;颈部有支撑,托头板设有医用硅胶膜,舒适性好;带隔板的药盒可以稳定放置滴鼻用的药物,管夹可以夹持固定吸鼻管,拿取方便,提升鼻腔治疗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纯静,未经张纯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60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慢性病患者病历卡管理盒
- 下一篇:一种自清洁门诊诊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