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脊椎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6419.8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8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霞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霞玲 |
主分类号: | A61B5/0488 | 分类号: | A61B5/0488;A61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张铂 |
地址: | 美国加州山景城希***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芯手柄 针体 套管 针芯 脊柱外科手术 本实用新型 导线插针 实时监测 套管手柄 上端 针尖 脊椎 探针 常规探针 绝缘涂层 手术器械 手术医生 通道连通 插口 穿刺 肌电图 内表面 神经根 脊髓 损伤 诱发 伸出 滞后 医生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脊椎探针,包括针芯以及套装在针芯外的套管,所述针芯设有针体,针体的前端设有针尖,所述针尖伸出套管,针体的上端连接有针芯手柄,在套管的上端连接有套管手柄,针芯手柄装在套管手柄上;在针芯手柄外的针体外表面上、套管的内表面上均分别涂有绝缘涂层;处于针芯手柄内的针体上连接有导线插针,在针芯手柄内设有与导线插针配合的通道,在针芯手柄的一侧设有与通道连通的插口。本实用新型在穿刺过程中,可直接用针芯进行诱发肌电图的实时监测,而不需要进行更换常规探针工具,可以避免手术器械或医生操作造成的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使用便捷,不影响手术,实时监测无滞后,能够及时指导手术医生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脊椎探针。
背景技术
脊椎探针是一种用于脊椎神经功能监测或诊断的手术器械,通常与神经肌电图诱发电位监测系统设备配套使用。这种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 同时也是为了找到安全阈值达到预防神经功能被损伤。
临床上利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了解神经传递过程中,电生理信号的变化,了解神经功能在手上过程中的状态,从而有效的协助手术医生即时、全面了解患者神经功能完整性,指导术者作出恰当操作。主要表现在:
1. 反馈术中神经功能完整性的变化情况;
2. 手术中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不可逆的神经损伤,造成病患的运动功能丧失,例如下肢瘫痪或无力行走,排泄功能丧失或损伤;
3. 降低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脊柱外科手术用脊椎探针,具体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脊椎探针,其特点是:包括针芯以及套装在针芯外的套管,所述针芯设有针体,针体的前端设有针尖,所述针尖伸出套管,针体的上端连接有针芯手柄,在套管的上端连接有套管手柄,针芯手柄装在套管手柄上;在针芯手柄外的针体外表面上、套管的内表面上均分别涂有绝缘涂层,针尖具备电导通性能,所述套管与针芯、针体之间无电传导;处于针芯手柄内的针体上连接有导线插针,在针芯手柄内设有与导线插针配合的通道,在针芯手柄的一侧设有与通道连通的插口。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插口处设有与导线插针配合的快速插接头,快速插接头通过导线与肌电诱发电位仪相连,所述快速插接头由公插头和母插头构成,母插头与导线插针相连,并设在插口处,公插头与导线相连。
所述绝缘涂层为现有技术中任一种适用于本申请的绝缘涂层。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导线插针是具有电导通性能的,导线插针的一端与针芯连接;导线插针的另一端类似于导线接头,固定于针芯手柄内,与外部导线接头形成公母连接,插针在针芯手柄内设有与导线插针配合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套管为不锈钢或钛合金套管,所述针芯为不锈钢或钛合金针芯。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套管手柄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块,在两个凸块之间构成向下凹陷的上凹槽,套管穿过上凹槽的中心部,其上端与凸块上表面齐平,在上凹槽两侧的凸块上分别设有向中心部凸起的凸部;所述针芯手柄的下表面上设有旋转后卡住凸部的卡脚。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针芯手柄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当其与套管手柄上下正对设置时卡脚即卡住凸部的限位挡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凸部为长方体形,其长度小于凸块的宽度,所述卡脚设有与针芯手柄相连的卡片,卡片的下端设有卡在凸部下端的卡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霞玲,未经张霞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6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