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跨季蓄热与短期储热相结合的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7009.5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9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苏存堂;邱明红;韩红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S60/30;F24S6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徐丽娜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储能系统 供暖系统 蓄热系统 地埋管 太阳能收集器 用户末端设备 蓄热 储热 本实用新型 供暖回路 管路连通 化石燃料 介质出口 介质入口 热量输送 土壤蓄热 循环回路 依次连通 出水口 入水口 输出端 输入端 水循环 地下 供暖 连通 太阳能 存储 储存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季蓄热与短期储热相结合的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收集器、热交换器、短期储能系统、跨季地埋管蓄热系统和用户末端设备,所述太阳能收集器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连通,所述跨季地埋管蓄热系统、所述热交换器的入水口、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水口、所述短期储能系统和所述跨季地埋管蓄热系统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形成用于水循环流通的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短期储能系统分别与所述用户末端设备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管路连通形成供暖回路。该供暖系统将太阳能在夏天收集起来,储存在地下,依靠土壤蓄热,然后在冬天将存储在地下的热量输送到需要供暖的房间,大大减少对有限化石燃料的依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能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季蓄热与短期储热相结合的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在当前全球能源和气候变化危机这一背景下,国务院提出了争取到202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宏伟战略。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在化石燃料逐年减少、国际能源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开发利用太阳能是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保证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太阳能供热是降低我国北方建筑供热煤耗的有效途径之一。
而由于季节的变化,太阳能等集热系统的获取热量的效率是不同的,同时,不同季节人们对热水等热能的需求也随着变化;具体而言,在夏季,太阳能相对过剩,热需求量小,而冬季太阳能相对不足,热需求量大,太阳能资源呈现“夏盈冬亏”的局面。
跨季节储热的供暖系统的出现很好解决了上述的采暖季与非采暖季之间的供需量交错的矛盾。一个能将夏季大量的、过剩的太阳能进行存储,并跨季节释放的太阳能储能供暖系统成为了目前能源利用的焦点研究方向。
另外,在短周期内单独利用太阳能等集热系统或跨季蓄热系统同样存在供、需量交错的矛盾,由此,急需一种跨季蓄热与短期储热相结合的供暖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季蓄热与短期储热相结合的供暖系统,该供暖系统将跨季蓄热和短期储热相结合,可促进夏季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用于冬季的房间供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季蓄热与短期储热相结合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收集器、热交换器、短期储能系统、跨季地埋管蓄热系统和用户末端设备,其中,所述太阳能收集器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连通,形成用于介质循环流通的第一循环回路;所述跨季地埋管蓄热系统、所述热交换器的入水口、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水口、所述短期储能系统和所述跨季地埋管蓄热系统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形成用于水循环流通的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短期储能系统分别与所述用户末端设备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管路连通形成供暖回路。
进一步地,在上述供暖系统中,所述介质为乙二醇溶液。
进一步地,在上述供暖系统中,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上设置有第一水泵。
进一步地,在上述供暖系统中,所述短期储能系统由高温蓄水罐和低温蓄水罐构成。
进一步地,在上述供暖系统中,还包括节能住宅,所述跨季地埋管蓄热系统设置于所述节能住宅地下的蓄热土壤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供暖系统中,所述跨季地埋管蓄热系统由多个桩基埋管换热器和若干蓄热埋管换热器构成,所有所述桩基埋管换热器和所有所述蓄热埋管换热器均通过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在上述供暖系统中,所有所述桩基埋管换热器和所有所述蓄热埋管换热器的联通方式均为并联。
进一步地,在上述供暖系统中,埋设所述蓄热埋管换热器的孔洞深为30~35米、直径为0.15~0.3米,所述孔洞按圆形或正多边型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7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能源耦合热泵新能源供暖、发电、制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风轮静音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