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生态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8554.6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6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佳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体 斜坡体 混凝土层 刚性框架 绿化层 护坡 坡体 生态护坡结构 防滑层 砂垫层 本实用新型 园林 依次连接 植物护坡 种植盆 龟裂 构建 深沟 水土流失 铺设 生长 种植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园林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坡体和护坡体;护坡体设置在坡体的表层;护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台体、第一斜坡体、第二平台体、第二斜坡体和第三平台体;第一斜坡体和第二斜坡体铺设在坡体的迎水斜面上;第一平台体、第二平台体、第三平台体上均分别设置有砂垫层、混凝土层和防滑层;第一斜坡体和第二斜坡体均分别设置有砂垫层、混凝土层、防滑层和阶梯形绿化层;阶梯形绿化层包括与混凝土层连接的刚性框架和设置在刚性框架内部供植物生长的种植盆;有效避免混凝土层的龟裂;阶梯形绿化层与混凝土层通过刚性框架连接为植物的生长构建了的稳定和安全的种植基础,并且植物护坡不易发生水土流失产生的不同大小的深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生态领域,尤其是一种园林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在植被护坡技术上,部分植物的根系具有非常强的固土效果,所以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作用,采用植物护坡除了美化周围环境,形成人为景观,同时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因此植物护坡方式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尽管植物护坡好处很多,但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植物护坡容易受到雨水的影响以及水流的冲刷,进而出现不同大小的深沟,从而影响了护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大减低了植物护坡的推广;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迫切需要一种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植物护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园林生态护坡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园林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坡体和护坡体;所述护坡体设置在所述坡体的表层;所述护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台体、第一斜坡体、第二平台体、第二斜坡体和第三平台体;所述第一斜坡体和第二斜坡体铺设在所述坡体的迎水斜面上;所述第一平台体、第二平台体、第三平台体上均分别设置有砂垫层、混凝土层和防滑层;所述第一斜坡体和第二斜坡体均分别设置有砂垫层、混凝土层、防滑层和阶梯形绿化层;所述阶梯形绿化层包括与所述混凝土层连接的刚性框架和设置在所述刚性框架内部供植物生长的种植盆。
更进一步的,所述刚性框架的下部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刚性框架的外侧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嵌入所述混凝土层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种植盆的下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台体、第二平台体和第三平台体的下部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台体、第二平台体或第三平台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护坡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上嵌入设置有鹅卵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护坡结构第一平台体、第二平台体、第三平台体上均分别设置有砂垫层、混凝土层和防滑层,有效避免混凝土层的龟裂;阶梯形绿化层与混凝土层通过刚性框架连接降低水流的冲刷为植物的生长构建了的稳定和安全的种植基础,并且植物护坡不易发生水土流失产生的不同大小的深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形绿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层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佳,未经王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85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石灰岩边坡绿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