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井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8655.3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0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高凯;焦雅岚;张旭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万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郑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底部连接座 顶部连接座 挡板 连接装置 潜水泵 地下水 扬程 工作效率 内腔下部 潜水泵管 水流路径 装置结构 上端 抽水井 地热井 回灌井 回灌水 回水口 井用泵 回灌 内腔 通槽 下泵 下端 遮挡 供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井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导井模块和井用泵管,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顶部连接座,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底部连接座;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实用性很高,工作时,通过顶部连接座和底部连接座可方便连接在潜水泵管上,在做抽水井时利用潜水泵扬程地下水可冲开挡板通过输送内腔可进行直接供水,在做回灌井时利用自身重力挡板可遮挡输送内腔下部回水口,改变回灌水路径不经过潜水泵直接通过通槽回流至地热井,由此实现了不用频繁的提泵下泵,改变了回灌水流路径,不需另外操作,不影响地下水的利用,简化了导井程序,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导井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热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为避免重复的提泵下泵,减少回灌成本及在提泵下泵过程中废弃物跌落井对井造成的损害。保护水源井、地热井,及对地下水进行合理利用。简化导井程序,研究相应装置对导井进行合理的优化。
目前,针对现有的水源井、地热井井下泵管连接,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不定期进行抽回水井调换及地下水回扬,但现有地热井在做供水井时,为泵管连接潜水泵抽水,进行调换时,由于潜水泵叶轮不可逆转,无法直接用作回水井。如需要进行供、回水井的调换,需暂停运行,重新提泵、下泵。费用较大,且影响地下水利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导井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井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井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导井模块和井用泵管,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顶部连接座,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底部连接座,所述顶部连接座和底部连接座上端边缘均设置有若干固定通孔,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输送内腔,所述壳体左端开设有通槽,所述壳体内部位于输送内腔左侧连接有导井模块,所述导井模块包括转轴、转动臂、密封连接块、挡板、固定螺帽和密封垫片,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密封连接块,所述挡板上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另一端贯穿密封连接块,所述固定杆贯穿密封连接块一端连接有固定螺帽,所述挡板下端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壳体内部左端上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壳体通过顶部连接座和底部连接座连接于井用泵管中部,所述井用泵管下端通过法兰座连接潜水泵,所述井用泵管上端通过法兰座连接一级管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内腔为中部直径大于上部和下部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臂设置为L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垫片的材料为合成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输送内腔下部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材料为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实用性很高,工作时,通过顶部连接座和底部连接座可方便连接在潜水泵管上,在做抽水井时利用潜水泵扬程地下水可冲开挡板通过输送内腔可进行直接供水,在做回灌井时利用自身重力挡板可遮挡输送内腔下部回水口,改变回灌水路径不经过潜水泵直接通过通槽回流至地热井,由此实现了不用频繁的提泵下泵,改变了回灌水流路径,不需另外操作,不影响地下水的利用,简化了导井程序,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导井连接装置在做抽水井时和做回灌井时的对比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导井连接装置安装效果对比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万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万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8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