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9459.8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6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彭博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博奎 |
主分类号: | G08B1/08 | 分类号: | G08B1/08;G08B23/00;G08B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翔 |
地址: | 5543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移动 细杆 控制电路 报警器 磁铁 本实用新型 三极管 电阻 天线 报警器壳体 电信号变化 报警器壳 磁铁运动 天线传输 无线传输 移动设备 磁通量 接收端 上套 体内 报警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报警器,包括可移动细杆与报警器壳体,所述可移动细杆上套有磁铁,所述磁铁设于线圈内,所述线圈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与天线相连,所述天线与设于报警器壳体内的SIM卡相连,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一、三极管二、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器,包括可移动细杆,固定于可移动细杆且置于线圈内的磁铁,可移动细杆移动带动带动磁铁运动,线圈内磁通量发生改变,控制电路的电信号变化,信号有天线传输给移动设备接收端,实现无线传输报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具体为一种报警器。
背景技术
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现有市场上最常见的红外线报警器,但是现有的红外线报警为容易受各种热源、阳光源干扰;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报警器接收;同时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因此亟需一种联动式报警的报警器,降低报警工作时的干扰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报警器,此报警器基于联动式工作原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报警器,包括可移动细杆与报警器壳体,可移动细杆上套有磁铁,磁铁设于线圈内,线圈与控制电路相连,控制电路与天线相连,天线与设于报警器壳体内的SIM卡相连,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一、三极管二、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
优选的,磁铁包括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一端通过导线与三级管一相连,且第一线圈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一电阻相连,第二线圈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二相连,且第二线圈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电阻相连,三极管一与第一电阻相连,三极管二与第二电阻相连,三极管一、三极管二与天线相连。
优选的,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设于可移动细杆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器,包括可移动细杆,固定于可移动细杆且置于线圈内的磁铁,可移动细杆移动带动带动磁铁运动,线圈内磁通量发生改变,控制电路的电信号变化,信号有天线传输给移动设备接收端,实现无线传输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报警器,包括可移动细杆1与报警器壳体12,可移动细杆1上套有磁铁,磁铁设于线圈内,线圈与控制电路相连,控制电路与天线10相连,天线10与设于报警器壳体内的SIM卡11相连,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一6、三极管二7、第一电阻8及第二电阻9。磁铁包括第一磁铁2及第二磁铁3,线圈包括第一线圈4及第二线圈5,所述第一线圈4 一端通过导线与三级管一6相连,且第一线圈4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一电阻8相连,第二线圈5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二7相连,且第二线圈5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电阻9相连,三极管一6与第一电阻8相连,三极管二7与第二电阻9相连,三极管一6、三极管二7与天线10相连。第一磁铁2与第二磁铁3设于可移动细杆1的同一侧。
具体使用时,使可移动细杆1与需要保护的物品相连接,当可移动细杆1移动超过2mm 时,带动固定于可移动细杆1的第一磁铁2与第二磁铁3发生位移,同时第一磁体1设于第一线圈4,第二磁体3置于第二线圈5中,第一磁铁2与第二磁体3的位移引起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种磁通量的改变,控制电路中的电信号发生改变,通过三极管一6、三极管二7、第一电阻8及第二电阻9与线圈相连的电线10发送无线信号,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移动终端为预先设定好的手机。整个过程中SIM卡11起到供GSM网络客户信息进行鉴定,存储数字移动电话信息,并对信号进行加密,为天线10无线传输起到自动拨号的基础作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博奎,未经彭博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94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