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循环水养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9936.0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9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孙浩;韩佳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G21/2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刘晶晶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井 地下综合管廊 加压水泵 沉淀池 养护系统 喷淋管 循环水 水泵 本实用新型 扬程 出水主管 加压泵 主管 水资源 喷淋孔 养护 节约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循环水养护系统,它包括沉淀池、集水井、加压水泵、集水井水泵、出水主管、扬程主管、加压泵主管和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淋孔,该喷淋管与加压水泵之间通过出水主管相连通;所述加压水泵设置在沉淀池一旁,该加压水泵通过加压泵主管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集水井水泵设置在集水井内,所述集水井水泵与沉淀池之间通过扬程主管相连通。应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循环水养护系统,有效将对地下综合管廊养护的水资源进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循环水养护系统,适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绿色施工。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度,能源紧缺日趋严峻,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施工的应用体现。地下综合管廊作为新兴产业,推行绿色施工必须首当其冲,但目前对地下管廊的养护工作普遍存在水资源大量浪费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地下综合管廊养护时浪费水资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循环水养护系统,有效将对地下综合管廊养护的水资源进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循环水养护系统,它包括沉淀池、集水井、加压水泵、集水井水泵、出水主管、扬程主管、加压泵主管和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淋孔,该喷淋管与加压水泵之间通过出水主管相连通;所述加压水泵设置在沉淀池一旁,该加压水泵通过加压泵主管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集水井水泵设置在集水井内,所述集水井水泵与沉淀池之间通过扬程主管相连通。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主管上设置有阀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主管、扬程主管、加压泵主管均为DN100,PPR材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喷淋管为DN25,PPR材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喷淋管的喷淋孔的间隔为15cm。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集水井水泵为30m扬程水泵,加压泵功率为7.5Kw。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池平面尺寸为2m*2m,深度1.5m。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加压泵主管将沉淀池清水进行加压,通过出水主管进入喷淋管进行地下管廊养护,通过在出水主管上设置阀门来控制喷淋管工作,在养护过程中,养护水由墙板顶最终留至基底集水井内,在集水井设置集水井水泵将积水通过扬程主管抽至沉淀池内,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循环水养护。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安装、拆卸,实用性强;
2、通过集水井、沉淀池、集水井水泵和加压水泵,将养护的水资源循环利用,在保证地下综合管廊养护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3、制作材料均为常见材料,施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综合管廊;2、喷淋管;3、出水主管;4、阀门;5、沉淀池;6、加压水泵;7、集水井水泵;8、扬程主管;9、加压泵主管;10、集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9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置装配式支吊架组件
- 下一篇:沉管隧道顶推式最终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