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交警车上的车辆交通违法自动记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1062.2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6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荣;陈浩;任条娟;刘半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树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警 车辆交通 主摄像 自动记录设备 本实用新型 摄像模块 车辆状态采集模块 灯光控制模块 复杂交通环境 数据存储模块 语音采集模块 摄像头镜头 避障模块 车辆状态 供电模块 监测盲区 镜头外壳 联网模块 驱动模块 人工监测 伸缩模块 伸缩套管 违法行为 移动监测 语音告警 整体外壳 主控模块 照明灯 传统的 自主性 车顶 警灯 耗时 电机 雷达 监测 外部 记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交警车上的车辆交通违法自动记录设备,其中包括安装于无人交警车四周的次摄像模块和雷达避障模块、安装于无人交警车车顶的主摄像模块、警灯、照明灯、语音采集模块和语音告警模块、安装于无人交警车内部的电机伸缩模块、灯光控制模块、车辆状态采集模块、车辆状态驱动模块、EMTC联网模块、主控模块、供电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主摄像模块包括摄像模块、伸缩套管、设置于摄像头镜头外部的镜头外壳和保护主摄像模块内部结构的整体外壳。本实用新型实用有效,自主性强,可在复杂交通环境下移动监测和记录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有效弥补了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和定点无人监测方法所存在的成本高,耗时长和存在监测盲区等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违法自动记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无人交警车上的车辆交通违法自动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代步工具。汽车一方面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能源、环境、交通等一系列危机,特别是最近几年交通事故日益频发。而在交通事故产生的背后,又往往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交通违法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需要遏制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但目前对于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监测主要采取传统人工监测和定点无人监测两种方法。传统人工监测主要面向环境复杂的区域,采用人工的方式查处交通违法车辆,但是需要较大的人力成本且监测范围有限。传统定点无人监测方法需要再固定地方部署监测设备,存在设备无法移动、需要道路基础设施、设备维护成本高、交通违法监测范围有限且存在一定的盲区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交警车上的车辆交通违法自动记录设备。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无人交警车上,实用有效,自主性强,且能在复杂环境下移动监测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并将交通违法车辆的实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该无人交警车上的车辆交通违法自动记录设备,包括安装于无人交警车四周的次摄像模块和雷达避障模块、安装于无人交警车车顶的主摄像模块、警灯、照明灯、语音采集模块和语音告警模块、安装于无人交警车内部的电机伸缩模块、灯光控制模块、车辆状态采集模块、车辆状态驱动模块、EMTC联网模块、主控模块、供电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
所述主摄像模块包括摄像模块、伸缩套管、设置于摄像头镜头外部的镜头外壳和保护主摄像模块内部结构的整体外壳,所述电机伸缩模块通过所述伸缩套管驱动所述摄像模块升高或降低;
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次摄像模块、雷达避障模块、主摄像模块、电机伸缩模块、语音告警模块、语音采集模块、车辆状态采集模块、车辆状态驱动模块、灯光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EMTC联网模块相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次摄像模块、雷达避障模块、主摄像模块、电机伸缩模块、语音告警模块、语音采集模块、车辆状态采集模块、车辆状态驱动模块、灯光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EMTC联网模块和主控模块相连接;
所述灯光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警灯和照明灯相连接。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EMTC联网模块与云端服务器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次摄像模块数量为4个且分别安装在无人交警车的四周;所述雷达避障模块数量为4个且分别安装在无人交警车的四周;所述主摄像模块包括4个摄像头,且安装在车顶。
可选地,所述主摄像模块和次摄像模块分别采用OV4689芯片。
可选地,所述雷达避障模块采用GM3101芯片。
可选地,所述语音采集模块采用APR9600芯片。
可选地,所述语音告警模块采用芯片SYN6658芯片。
可选地,所述电机伸缩模块采用PN7003芯片。
可选地,所述灯光控制模块采用LPD6803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树人学院,未经浙江树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1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