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板夹持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3113.5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2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波;沈晓龙;石长贵;孙斌;吴卉乔;刘洋;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B17/56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板 第一夹持臂 夹持杆 第二夹持臂 夹持钳 倒U形 夹持 本实用新型 钢板固定 夹持齿 夹持端 夹持头 支撑齿 垂直 椎管扩大成形术 单开门 固定卡 颈后路 连接件 撑开 卡尺 两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椎板夹持钳,用于夹持椎板并进行钢板固定的操作。其包括: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连接件、卡尺以及固定卡。第一夹持臂的一端为第一夹持端,另一端设有支撑齿,支撑齿垂直于第一夹持臂且朝向第二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的一端为第二夹持端,另一端为夹持头,夹持头呈倒U形,倒U形的两臂分别为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杆,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杆的末端分别设有用于夹持椎板的夹持齿,夹持齿均垂直于倒U形形状所在的平面且均朝向第一夹持臂,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椎板夹持钳可实现椎板撑开后稳定、牢固夹持,并可同时进行钢板固定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椎板夹持钳。
背景技术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内固定术是解除颈脊髓和神经压迫的有效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多节段颈椎病、颈椎椎管狭窄症、颈椎黄韧带骨化症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多种颈椎疾病的手术治疗,该术式对颈椎后方结构破坏少,操作简便,且疗效稳定。
其基本操作原理为:暴露颈椎后方骨性结构后,通过磨钻去除一侧椎板之外层骨皮质作为铰链侧,去除对侧椎板全层作为开门侧,通过器械将开门侧椎板掀开适当距离,扩大椎管内容积,并用钢板螺钉固定维持开门状态,从而实现脊髓和神经的减压。
在该手术过程中,部分术者采用骨膜剥离器进行椎板掀开,但是该方法操作难度大,稳定性差,脊髓损伤风险较高。目前尚无方便、安全、可靠的器械将开门侧椎板掀开至适当距离,并在后续操作中提供良好手术视野、维持椎板掀开的稳定和牢固。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24104 U公开了一种椎管成形术椎板撑开器,其缺点在于:1、所述撑开臂顶端的扁片状撑开端撑开稳定性较差,撑开过程中容易发生滑动,导致椎板回弹、损伤脊髓甚至扁片状撑开端偏离位置后直接损伤脊髓的风险;2、该撑开器在手术过程中手柄位于术者侧,只能在手术者侧撑开切开的椎板,阻挡术者视野,无法同时进行钢板安放和螺钉拧入、锁定的操作,影响操作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椎板夹持钳,在掀开椎板的同时还可以方便进行钢板安放和螺钉拧入、锁定的操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板夹持钳,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连接件,其中,第一夹持臂的一端为第一手持端,另一端设有支撑齿,第一手持端与支撑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夹持臂的一端为第二手持端,另一端为夹持头,夹持头与第二手持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连接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通过连接件转动,第一手持端与第二手持端位于椎板夹持钳的同一端,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构成的转动平面为第一平面,支撑齿垂直于第一夹持臂且朝向第二夹持臂,夹持头呈倒U形,倒U形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二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倒U形的两臂分别为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杆,第一夹持杆的末端设有第一夹持齿,第一夹持齿垂直于第一夹持杆且朝向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杆的末端设有第二夹持齿,第二夹持齿垂直于第二夹持杆且朝向第一夹持臂,第一夹持杆与第二夹持杆之间的间距大于钢板的宽度。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椎板夹持钳中,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卡扣单元,卡扣单元用于调控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角度的大小,卡扣单元包括卡齿和固定卡,卡齿为扇环形,扇环形的外环设有用于卡位的第一锯齿,卡齿的一端与第一夹持臂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卡齿位于第一手持端与连接件之间,扇环形的内环朝向连接件,固定卡的一端与第二手持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设有手柄的自由端,固定卡位于第二手持端和连接件之间,固定卡具有与卡齿相吻合的弧形接触面,接触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锯齿相匹配的第二锯齿。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椎板夹持钳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夹持杆与第二夹持杆之间的间距为5-15mm。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椎板夹持钳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夹持齿与第二夹持齿之间的间距小于椎板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3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科医用钳
- 下一篇:一种可提示管腔直径的荷包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