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污水沉降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3776.7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3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市引领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池 出水管 固定架 过滤箱 侧壁 本实用新型 延伸 高效污水 输水管 壳体 开口 体内 污水处理剂 喷头 沉降效率 搅拌机构 壳体外部 喷头设置 杂物过滤 添加口 沉降 下端 连通 过滤 泥沙 溶解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污水沉降池,包括沉降池,所述沉降池左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输水管一端延伸至沉降池内,且输水管另一端延伸至开口外并与过滤箱下端连通,所述过滤箱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在沉降池侧壁上,所述沉降池上侧设有壳体,所述沉降池远离第一固定架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架,所述出水管一端延伸至壳体内,且出水管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沉降池上方,所述壳体远离出水管的侧壁上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内设有添加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进行污水沉降前先进行过滤,将泥沙等大分子杂物过滤掉,同时可以提高了污水处理剂的溶解效率,加快了沉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污水沉降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沉降池,是对于污水处理的一种方式。一般是向污水中加入污水处理剂,让其吸附杂质后沉降。传统的污水沉降可能效率较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之类的大分子会影响沉降效率,而且污水处理剂的不均匀注入与溶解过慢也会影响沉降效率。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污水沉降池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污水沉降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污水沉降池,包括沉降池,所述沉降池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设有输水管,所述沉降池上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输水管一端延伸至沉降池内,且输水管另一端延伸至开口外并与过滤箱下端连通,所述过滤箱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在沉降池侧壁上,所述过滤箱上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设有入水管,所述过滤箱内设有过滤机构,所述沉降池上侧设有壳体,所述沉降池远离第一固定架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远离沉降池的一端与壳体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靠近沉降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内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延伸至壳体内,且出水管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沉降池上方,所述壳体远离出水管的侧壁上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内设有添加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搅拌机构。
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多个水平设置在过滤箱内的方形框,所述方形框内固定设有过滤筛网,所述过滤箱一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匹配方形框的第五开口,所述过滤箱远离第五开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匹配方形框的凹槽,所述方形框下端设有两块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均固定在过滤箱内侧壁上,所述方形框一端贯穿第五开口延伸至外部,所述过滤箱外侧壁上设有限制方形框的限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过滤箱侧壁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内设有插杆,所述插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方形框上设有匹配插杆的插孔,所述插杆远离方形框的一端延伸至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限位块上,且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拉块上。
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壳体内的打散辊,所述壳体上端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打散辊的转轴上端贯穿壳体与电机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上固定连接有微型增压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沉降池侧壁上设置输水管,输水管远离沉降池的一端与过滤箱连通,过滤箱内设有过滤机构,污水进入沉降池之前先经过滤箱进行过滤,过滤掉大分子杂质,增加沉降的效率;同时沉降池侧壁上固定有壳体,壳体内设有搅拌机构,壳体靠近沉降池的一侧设有出水口,污水处理剂先在壳体内进行搅拌溶解再通过出水管进入沉降池,加大了污水处理剂的溶解效率,增加沉降效率,出水管连接有微型增压泵和喷头,使污水处理剂均匀的喷洒入沉降池,增加沉降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市引领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市引领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37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式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前处理带钢废水循环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