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有落煤管的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4852.6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7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山;向伟;何永斌;付仕勇;宁德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天化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0 | 分类号: | F23C10/10;F23C10/22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煤管 炉膛 旋风分离器 循环流化床锅炉 第一进料口 出气管 冷渣器 排渣管 喷气管 连通 锅炉技术领域 气体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锅炉运行 末端连接 喷嘴 出料斗 进料管 落料处 上表面 伸入 堵塞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有落煤管的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旋风分离器和冷渣器,旋风分离器通过管道与炉膛连通,旋风分离器顶部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与外部的气体处理装置连接,底部设置有出料斗,炉膛底部设置有排渣管,冷渣器设置在排渣管上,炉膛底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上连接有落煤管,落煤管末端连接有第一喷气管,第一喷气管伸入落煤管处设置有喷嘴,落煤管上表面设置有与落煤管连通的进料管;能够解决落料处容易堵塞的问题,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有落煤管的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节能产品,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发展,也为国内节能降耗、减低碳排放做出巨大的贡献。其落煤管在进入炉膛前将经过与前炉墙呈约角60°的三通管进入炉膛,当煤粉从给煤机出口落下,首先落在该三通管下壁,再顺着三通管滑落进炉膛,其三通口处接入了一次风作为播煤风,将煤粉吹进炉膛;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一次风风压和风速都较低,将会导致大量烟气含CO和SO2从给煤机处喷出,严重影响现场环境及职业卫生。特别是当煤粉的含湿量过高时,煤粉黏附性增加,就会导致煤粉渐渐的黏附在三通管内壁,最终导致落煤管堵塞,引起锅炉床温大幅波动,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甚至导致停炉等其他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落煤管的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够解决落料处容易堵塞的问题,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置有落煤管的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旋风分离器和冷渣器,旋风分离器通过管道与炉膛连通,旋风分离器顶部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与外部的气体处理装置连接,底部设置有出料斗,炉膛底部设置有排渣管,冷渣器设置在排渣管上,炉膛底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上连接有落煤管,落煤管末端连接有第一喷气管,第一喷气管伸入落煤管处设置有喷嘴,落煤管上表面设置有与落煤管连通的进料管。
进一步,出料斗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与炉膛连通。
进一步,出料管末端连通有第二喷气管,第二喷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落煤管末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第一喷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法兰,第一喷气管和落煤管通过法兰连接。
进一步,第二喷气管与炉膛连接处为圆角结构。
进一步,第一喷气管与炉膛连接处为圆角结构。
进一步,落煤管内表面设置有缓冲层。
进一步,第一喷气管的风压为40K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喷气管,在通过落煤管往炉膛内加煤时,通过第一喷气管喷入气体,能够解决落料处容易堵塞的问题,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2.通过出料管将出料斗和炉膛连通,能够将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固体煤灰重新加入到炉膛内利用,增大物料的利用率。
3.出料管末端连通有第二喷气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从第二喷气管喷入气体,避免第二喷气管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膛、2-旋风分离器、3-冷渣器、4-出气管、5-出料斗、6-排渣管、7-第一进料口、8-落煤管、9-第一喷气管、10-喷嘴、11-进料管、12-出料管、13-第二喷气管、14-阀门、15-第一法兰、16-第二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天化石化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天化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4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