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处理带钢废水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5183.4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虎;李光伟;刘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万达薄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泵 沉淀池 分液管 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过滤装置 出液端 出液管 碱液箱 前处理 带钢 继电器 接入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 循环再利用 电源电路 开关通断 储液量 进口端 进液管 碱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处理带钢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沉淀池与碱液箱,所述沉淀池的出液管的进口端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中下部,且该出液管的出液端分别经第一分液管与第二分液管连接至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液端与所述碱液箱的进液管相连接,在所述第一分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在所述第二分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且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二水泵均接入控制电路。其显著效果是:设置高低不同的触水点,控制不同继电器中对应的开关通断,实现对水泵所在电源电路的控制,使得系统能够实现自动调节沉淀池内储液量,并将碱液实现循环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酸洗冷轧后的带钢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前处理带钢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经酸洗冷轧后的带钢表面会牢固粘附一层致密膜组织,此膜组织主要是由轧制过程中带钢表面残留的轧制油和带钢与轧辊摩擦产生的微小铁粉在600~1000吨的大轧制力下形成的。检验统计,冷轧联机下线的钢板表面残留轧制油量为400~450mg/m2(单面),表面残留铁粉量为200~250mg/m2(单面)。残留在带钢表面的轧制油和铁粉并不能在后续的再结晶光亮退火过程中消除,反而会因还原作用分别形成碳化物和游离铁粉附着在带钢表面,从而容易导致带钢在平整工序形成辊印、压印及表面黑斑等缺陷。因此必须对经酸洗冷轧后的带钢表面进行清洗脱脂。
传统的带钢表面进行清洗脱脂方法是碱液清洗工艺,由于带钢表面粘附的膜组织,同时带钢的运行速度要求,碱液清洗工序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碱,这样造成损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而漂洗后的水由于其中含有较多的颗粒物,也直接排放掉了,这样进一步增加了能源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处理带钢废水循环利用系统,以降低损耗,并对碱液清洗后的碱液循环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处理带钢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沉淀池与碱液箱,所述沉淀池的出液管的进口端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中下部,且该出液管的出液端分别经第一分液管与第二分液管连接至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液端与所述碱液箱的进液管相连接,在所述第一分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在所述第二分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且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二水泵均接入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JA、继电器JB、继电器JC、继电器JD与继电器JE,所述继电器JA、继电器JB与继电器JC的线圈绕组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另一端设于所述沉淀池内,且继电器JA、继电器JB与继电器JC的触水点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继电器JD与继电器JE的线圈绕组的一端也连接至所述电源正极,另一端设于所述碱液箱内,且继电器JD的触水点高于所述继电器JE,所述继电器JC的常闭开关串接继电器JD的常闭开关后分别与所述继电器JA的常开开关、继电器JB的常开开关以及继电器JE的常开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JA的常开开关另一端串接于所述第二水泵的供电电路上,所述继电器JB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E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相并联后串接在所述第一水泵的供电电路上。
通过在沉淀池与碱液箱中设置高低不同的触水点,当碱液浸过绕组的不同触水点时,继电器的线圈绕组导通工作,控制不同继电器中对应的开关通断,实现对水泵所在电源电路的控制,使得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根据储液量将碱液再利用并为带钢清洗供碱液的目的。通过上述结构,在较低的使用成本前提下,能够针对带钢碱液清洗后废液沉淀池中部的碱液进行循环利用,达到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分液管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在所述第二分液管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三电控阀。
采用电控阀能够有效地防止管道中液体倒流,减小后期维护概率,提高了本系统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控阀与所述第一水泵串联接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电控阀与所述第二水泵串联接入所述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万达薄板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万达薄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5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