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栖动物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7550.4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4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可;王慧丽;万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246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栖动物 框体 采集器 折叠 可活动连接 网具 开口框架 可折叠的 野外采集 携带 连接点 尼龙网 嵌合 采集 | ||
一种底栖动物采集器,包括索伯网,所述索伯网包括框体和一端连接在框体上的尼龙网,还包括一块可折叠的开口框架,框架与框体通过两个连接点可活动连接,框架折叠后与框体嵌合。在野外采集底栖动物时,无需携带两种不同网具,并且框架可以折叠,携带非常方便。同时另外在采集底栖动物时可以避免底栖动物逃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栖动物采集器。
背景技术
底栖动物作为生态系统里面的重要类群,一直受到生态学家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底栖动物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加速水底碎屑的分解,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底栖动物长期生活于水体底部,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等特点,对于环境污染及变化通常少有回避能力,其群落的破坏和重建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且多数种类个体较大,易于辨认,同时,不同种类底栖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对污染等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和敏感程度不同,所以利用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优势种类、数量等参量可以确切反应水体的质量状况,成为理想的天然检测者,可用于评价水质和监测污染,在国内外已经较多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综上,对底栖动物的研究是生态学和环境学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目前对于底栖动物定性采集主要用D型网,而定量采集则使用索伯网 (surber)。这种采集工具的缺点在于:
1.首先在野外采集底栖动物时,通常需要同时采集定性和定量底栖动物样品,这样就必须携带两种不同的网具,给野外出差带来不少麻烦,并且目前索伯网由于设计短板,仅能用于浅水水域,无法在深水水域直接使用。
2.其次索伯网正方形的定量框不适合野外使用,特别是在以鹅卵石为基质时,因为鹅卵石通常为圆形或近圆形,此时使用正方形的定量框则很难找到一块完全规整的底质用于定量框的安放,这样就造成了只有选择近似规则的地方,难免会造成定量框与基质不能完全吻合而形成的空隙,在采集底栖动物时,很多底栖动物就会从空隙中逃跑,造成采集的底栖动物不能代表环境中真实情况,造成采样误差,从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底栖动物采集器,在野外采集底栖动物时,无需携带两种不同网具,并且可以折叠,携带非常方便。同时在采集底栖动物时可以避免底栖动物逃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底栖动物采集器,包括索伯网,所述索伯网包括框体和一端连接在框体上的尼龙网,还包括一个可折叠的框架,框架折叠后与框体嵌合。
框架与框体通过两个连接点可活动连接,框架张开状态下与框体呈垂直,框架与框体相互垂直的两边通过布料连接。
框架上固定有支撑杆,在框体上设置有与支撑杆配合的凸起,框架打开后,可将支撑杆与框体上的凸起卡合,进行固定。
所述尼龙网跟框体可拆卸连接。
框架下端面固定有毛刷条。
在框体上端面固定有一个把手。
在所述框体上端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一根手持组件,所述手持组件是由多根依次连接的手持杆构成。
所述框架和所述框体都是由不锈钢片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当将框架折叠,可以作为D型网使用,当将框架张开并用支撑杆支撑后,可作为索伯网进行定量或定性样品的采集,集索伯网与D型网的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一网多用,使得人们在野外采集底栖动物时,无需携带两种不同网具,给野外工作者带来便利。
2.布料可以保持索伯网在张开时呈90度,同时布料可以防止底栖动物逃出。避免因动物逃逸而带来的采样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师范大学,未经安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75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渔网泵吸清理分类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稻蟹诱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