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毛笔练字用墨汁墨盘一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9378.6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8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奕锟;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 |
主分类号: | B43L25/10 | 分类号: | B43L25/10;B43L25/12;B43M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1 | 代理人: | 竺栋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盒体 瓶口 毛笔 墨汁 本实用新型 练字 一体装置 储纸腔 外螺纹 墨盘 文具技术领域 瓶盖 便于携带 储纸机构 盒体内部 瓶盖螺纹 瓶盖内壁 瓶口外壁 压纸机构 盖板 储墨腔 内螺纹 上表面 墨水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毛笔练字用墨汁墨盘一体装置,包括盒体、瓶口和瓶盖,所述瓶口设置在盒体的上表面,所述瓶口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瓶盖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瓶口与瓶盖螺纹连接,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储墨腔和储纸腔,所述储纸腔内安装有储纸机构和压纸机构,所述盒体前端连接有盖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存放墨水、毛笔、纸张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笔练字用墨汁墨盘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实用新型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书法,练习书法时,笔墨纸砚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笔墨纸砚,一般都是分开的,人们外出时想要携带笔墨纸砚,显得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毛笔练字用墨汁墨盘一体装置,能够存放墨水、毛笔、纸张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毛笔练字用墨汁墨盘一体装置,包括盒体、瓶口和瓶盖,所述瓶口设置在盒体的上表面,所述瓶口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瓶盖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瓶口与瓶盖螺纹连接,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储墨腔和储纸腔,所述储纸腔内安装有储纸机构和压纸机构,所述盒体前端连接有盖板。
进一步限定,所述压纸机构包括U形杆,所述U形杆两端可在盒体内滑动,所述U形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端连接有上挡板,所述第一滑槽内开设有卡孔,所述U形杆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U形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上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滑板通过第二圆孔与第一导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板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滑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连接有推块,所述滑板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端连接有压板。这样的结构设计,在练字过程中,压纸机构能够将纸的一端压在桌面上,方便书写。
进一步限定,所述滑板与U形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这样的结构设计,第二弹簧能够将滑板和压板等组件向上弹起,方便将压纸机构收起。
进一步限定,所述压板前端连接有锯齿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在练字结束后,将用过的纸张沿着锯齿结构撕掉。
进一步限定,所述推块为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的弧形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人们用手推动推块。
进一步限定,所述瓶口包括外瓶口和内瓶口,所述外螺纹设置在外瓶口的外壁上,所述所述外瓶口内开设有第三圆孔,所述内瓶口底部与第三圆孔连接,所述瓶口通过第三圆孔与储墨腔连通,所述内瓶口侧壁上开设有导流口,所述外瓶口与内瓶口之间形成空腔。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毛笔蘸墨后,通过内瓶口能够将笔尖上多余的墨水掭掉,掭掉的墨水沿着内瓶口的内壁流向第三圆孔,最终流入储墨腔内;小部分掭掉的墨水沿着内瓶口的外壁流入空腔内,并依次通过导流口和第三圆孔流入储墨腔内。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流口的数量为六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多余的墨水通过导流口和第三圆孔流入储墨腔内,导流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未经陈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9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回墨瓶砚
- 下一篇:一种大字书法用多功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