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用塑料真空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0001.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3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斌;蒋锦邦;瞿烨;罗祥春;刘军;郑白凯;潘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知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6 | 分类号: | B60T17/06;B60T13/567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汽车 上罐体 本实用新型 塑料真空罐 下罐体 侧接口 螺纹 螺塞 气嘴 装配 用具技术领域 整车制动系统 清洁度 节能环保 卡接凸台 螺栓结构 密封性能 制动系统 热熔焊 上端面 外侧壁 真空罐 传感器 卡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用的真空罐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塑料真空罐。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用塑料真空罐,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的上罐体和下罐体热熔焊为一体,所述的上罐体的上端面处设置有螺纹螺塞、快插气嘴及卡接凸台,螺纹螺塞装配连有传感器,快插气嘴设置于卡接凸台上;所述的上罐体和下罐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侧接口,所述的侧接口连接有螺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强度高,密封性能好,清洁度高,寿命长,质量轻,便于整车制动系统装配,符合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用的真空罐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塑料真空罐。
背景技术
在传统汽车中,往往采用铁制储气筒,用于空气能源储存,此类的铁制储气筒容易出现锈蚀现象,从而影响使用效果,而且铁制储气筒由于采用的是铁质,所以重量较重,影响整车重量。而新能源汽车采用液压制动,需要真空助力系统,需要一款更具有新能源目标出现点的储存真空度能源的容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密封性能好,清洁度高,寿命长,质量轻,便于整车制动系统装配,符合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目标的新能源汽车用塑料真空罐,其技术方案如下:
新能源汽车用塑料真空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的上罐体和下罐体热熔焊为一体,所述的上罐体的上端面处设置有螺纹螺塞、快插气嘴及卡接凸台,螺纹螺塞装配连有传感器,快插气嘴设置于卡接凸台上;所述的上罐体和下罐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侧接口,所述的侧接口连接有螺栓结构。真空罐的上罐体和下罐体采用注塑成型方式得到,都是塑料罐体,所以具有质量轻,容易成型制作。螺纹螺塞是便于传感器安装在真空罐上。螺栓结构使得整个真空罐可直接安装在整车支架上,便于整车制动系统装配。快插气嘴及卡接凸台用于整车快速接头装配,密封可靠,连接牢固,装配方便,具有更好的防错手段。
优选方式为,所述的上罐体的下端部处和下罐体的上端部处设置有焊型线。真空罐的上罐体和下罐体设计焊型线,使上罐体与下罐体通过热板焊接,焊为一体,具有结构强度高的特点。
优选方式为,上罐体和下罐体的内腔中设置有8条均布加强筋及内支撑强筋。均布加强筋及内支撑强筋可以提供更好的罐体结构强度。
优选方式为,所述的内支撑强筋为环状形,内支撑强筋把6条均布加强筋分为内加强筋和外加强筋,所述的外加强筋为梯形状,所述的内加强筋为三角形状,外加强筋设置于内支撑强筋的外壁上,内加强筋设置于内支撑强筋的内壁上,内支撑强筋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条,连接条把内加强筋连成一体。均布加强筋被分为两部分分别于内支撑强筋相连,可以使得内支撑强筋与均布加强筋混为一体具有更好的承压性能,罐体不会出现开裂,漏气现象。内支撑强筋的环状形、外加强筋、内加强筋以及连接条的设置,把上罐体和下罐体的内腔空间整个一体连接式,加强承压性能的同时具有在上罐体和下罐体进行注塑成型的过程中控制注塑收缩变形的作用。
优选方式为,所述的螺栓结构包括螺纹部分和螺栓头部,所述的螺栓头部为长方形,螺栓头部上开设有切槽。将螺栓头部做成长方形,目的在于提高螺栓作为嵌件的抗扭矩能力;同时,在螺栓头部设计切槽,塑料注塑后将充分填充,进一步提高螺栓装配的抗扭矩能力。
优选方式为,所述的螺纹螺塞由四边形件和圆形件叠合而成,四边形件和圆形件之间形成沟槽。四边形件和沟槽主要提高螺塞装配时的抗扭矩能力及轴向拉脱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强度高,密封性能好,清洁度高,寿命长,质量轻,便于整车制动系统装配,符合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真空罐上罐体的示意图。
图3为真空罐下罐体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知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州知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0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