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部带气囊的试剂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2790.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2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春;贾晓冬;郑宏刚;周剑锋;王超;楚玉兰;常娟;韩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剂瓶 气囊 本实用新型 传统试剂 底部侧面 气囊进口 试剂瓶口 充气口 内底面 自膨胀 充气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部带气囊的试剂瓶,包括试剂瓶口和试剂瓶身,所述试剂瓶内底面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位于所述试剂瓶底部侧面的气囊进口处,且端部设有连通气囊与外界的充气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试剂瓶内充气自膨胀结构,将底部试剂提升至可吸取高度,提高试剂的利用率,改变现有传统试剂瓶底部存留试剂而造成的浪费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推广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实验室装试剂的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内部带气囊的试剂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学检测实验室,经常使用的仪器是全自动生化/发光分析仪,该仪器使用前,需将检测试剂装入试剂瓶中,放置在仪器试剂仓上,仪器运行时,仪器试剂加样针探测试剂液面,计算试剂体积估算测试数,吸取试剂。当试剂瓶内的试剂液面低于某一范围后,仪器不再吸取试剂,使得试剂瓶底部存留的试剂无法利用,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内部带气囊的试剂瓶,通过试剂瓶内充气自膨胀结构,将底部试剂提升至可吸取高度,提高试剂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部带气囊的试剂瓶,包括试剂瓶口和试剂瓶身,所述试剂瓶内底面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位于所述试剂瓶底部侧面的气囊进口处,且端部设有连通气囊与外界的充气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充气口连接注射器注入空气或水,促使气囊膨胀,由于气囊与瓶身之间的体积缩小;使得瓶内试剂聚集在没有气囊填充的地方,从而提升试剂液面高度,方便试剂加样针吸取试剂,增加了试剂利用率,减少试剂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进口还螺接有进口盖,所述进口盖法兰面上密封连接所述充气口。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便于气囊的取放。
作为优选,所述试剂瓶底面还设有若干可拆卸的支撑脚。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通过调整支撑脚的数目和位置,完成试剂瓶沿一定角度倾斜,从而实现瓶内试剂朝较低位置处汇集。
作为改进,所述气囊填充高度H的范围为20mm~40mm。
采用改进方案的具体数值是通过实验总结的最佳范围,能够适应多类型的试剂瓶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充气口内还设有单向阀。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能够保证气囊内压力和填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试剂瓶内充气自膨胀结构,将底部试剂提升至可吸取高度,提高试剂的利用率,改变现有传统试剂瓶底部存留试剂而造成的浪费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推广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试剂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试剂瓶口,2、试剂瓶身,3、气囊,4、气囊进口,5、充气口,6、进口盖,7、试剂,8、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以A4纸证正面为观测方向,参照附图所示为对应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2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防止纳米通道键合密封堵塞的填充阻隔器
- 下一篇:一种酶标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