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4616.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6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江明艳;黄尹姝;陈其兵;罗正华;蔡心怡;杨轶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盆托 栽培装置 栽培盆 毛竹 竹箍 蜂巢状 耐阴植物 支撑杆 林地 本实用新型 固定装置 咬合装置 毛竹林 中空 单根 下端 竹林 地形 环绕 平坦 外围 栽培 种植 | ||
1.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栽培装置由多个盆托(1)或多个盆托(1)与大于等于一个的竹箍(2)连接而成,相邻盆托(1)之间、盆托(1)与竹箍(2)之间均通过咬合装置连接,盆托(1)内放置有栽培盆(4),栽培盆(4)内用于栽培耐阴植物;竹箍(2)为用于环绕在单根毛竹外围的中空固定装置;多个盆托(1)或多个盆托(1)与大于等于一个竹箍(2)相互组合成一个呈蜂巢状的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托(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咬合装置包括在一个盆托(1)的相邻三边上均设置的向上咬合槽(12),同一个盆托(1)的另外相邻三边均设置向下咬合槽(13),一个盆托(1)的向上咬合槽(12)与相邻盆托(1)的向下咬合槽(13)适配连接,实现相邻盆托(1)的组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箍(2)由两个梯形构件(21)组成,咬合装置包括在一个梯形构件(21)的上边和两条斜边上均设置的向上咬合槽(12),位于同一个竹箍(2)上另一个梯形构件(21)的上边和两条斜边上均设置的向下咬合槽(13),向上咬合槽(12)与向下咬合槽(13)结构上适配,实现盆托(1)与竹箍(2)之间的组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梯形构件(21)为相同结构,两个梯形构件(21)所围合成的中空空间为用于固定毛竹的中空套竹区(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梯形构件(21)的一个斜边末端设有凸槽(212),一个梯形构件(21)的另一个斜边末端设有凹槽(213);一个梯形构件设有凸槽(212)斜边端与另一个梯形构件设有凹槽(213)的斜边端可拆卸连接,实现两个梯形构件(21)连接形成竹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托(1)的底部下端设有支撑杆(3),支撑杆(3)插入到毛竹林土壤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托(1)的底部设有插槽(14),插槽(14)与支撑杆(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包括大于等于一个第一可调节连接杆(31)、第二调节杆(32),第二调节杆(32)位于远离插槽(14)的一端,第二调节杆(32)插入地面的一端呈尖头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托(1)的外围向上突起形成围护圈(11),所述围护圈(11)中空结构,且横截面为六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毛竹林下蜂巢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栽培盆(4)位于盆托(1)内时,围护圈(11)环绕在栽培盆(4)的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46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育种教学的环境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景观的园林赏观养殖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