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塔集水池的防泥堰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7113.0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9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林;胥成增;曹云俊;董广林;冯培峰;赵居信;王金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02 | 分类号: | F28F25/0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杨远见 |
地址: | 44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泥 集水池 循环水冷却塔 火力发电厂 污泥排放泵 出水口 污泥 冷却塔 钢筋混凝土浇筑 本实用新型 污泥收集槽 循环水流道 沉降污泥 循环水塔 扰动 粗网格 水中 坡度 沉淀 拦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塔集水池的防泥堰,包括圆形集水池,集水池位于冷却塔的下方,集水池的一侧设有带粗网格栅的出水口,在出水口内侧的集水池中设有第一道防泥堰和第二道防泥堰,防泥堰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第一道防泥堰和第二道防泥堰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周边高、中间低的坡度,底部中间设有用于收集沉降污泥的凹槽,凹槽中设有污泥排放泵,污泥排放泵通过管道与设在集水池外的污泥收集槽连接。该防泥堰可以减缓循环水塔池底部水扰动,同时沉淀水中污泥等杂质,通过防泥堰的拦截,能有效阻止污泥进入循环水流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塔,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塔集水池的防泥堰。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的循环水是利用空气在冷却塔内自下而上的流动,将循环水的热量带走达到冷却的目的。火力发电厂的循环水冷却塔在运行中由于空气中的灰尘、沙尘、微粒会被带入循环水里,然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吸附生成污泥,在风沙大的地区更为严重。
生成的污泥易随水流进入循环水流道,一方面这些污泥在循环泵的入口沉积,造成循环水质浑浊,各设备冷却效果减弱,影响机组效率;另一方面这些污泥粘附在循环水泵叶轮上,降低了循环水泵出力,甚至会造成循环水泵吸入口堵塞,严重影响循环水泵的正常运行效率。
公开号为 CN201266022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装置包括经过改造的排泥水池,排泥水池的构造为:在水池池底纵横交错地布置有集泥沟,在集泥沟内沿沟道方向布置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设置有纵深延伸的排泥支管,排泥支管延伸至塔外的泥沙池,排泥支管由控制阀门实施其开闭。但这种方法一是投资较大;二是排泥支管和控制阀门出现堵塞后清理难度大;三是冷却水尚未沉淀下来就已可能进入了循环水流道,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塔集水池的防泥堰,用于沉淀、拦截塔池内污泥,将污泥对循环水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解决流道内污泥清理工作量大和清理难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用于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塔集水池的防泥堰,包括圆形集水池,集水池位于冷却塔的下方,集水池的一侧设有带粗网格栅的出水口,出水口外为循环水流道,其特征在于:在出水口内侧的集水池中设有第一道防泥堰和第二道防泥堰。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池的直径为130米,第一道防泥堰与集水池出水口的距离为4m,第二道防泥堰与集水池出水口的距离为2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道防泥堰、第二道防泥堰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高度为200mm-300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道防泥堰和第二道防泥堰的顶部远离出水口的一侧设有伸出的外檐,外檐与防泥堰的堰壁之间采用弧形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道防泥堰、第二道防泥堰的高度低于循环水塔集水池运行的低限水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道防泥堰和第二道防泥堰之间的底部设置为周边高、中间低的坡度,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收集沉降污泥的凹槽,凹槽中设有污泥排放泵,污泥排放泵通过管道与设在集水池外的污泥收集槽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道防泥堰有效沉降冷却水中的泥土,防泥堰设弧形过渡的外檐可阻挡泥土随水流走并有利于沉降,两道防泥堰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坡度和凹槽,便于集中清理,同时通过污泥排放泵输送到污泥收集槽,降低了劳动强度。
1、增加防泥堰后既不影响循环水泵的正常运行,又能有效的防止塔池中的底部杂质及污泥冲到流道中。
2、增加防泥堰后粗网格栅前水流平稳,且塔池内底部扰动减小,易于将污泥沉淀在塔池中。
3、增加防泥堰后能有效减少流道内的污泥,减轻流道清理工作量,降低了清理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未经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7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逆流闭式塔盘管的防冻装置
- 下一篇:电伴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