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二维码信息识别的智能分类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8599.X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6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涛;邹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延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控制中心 投放箱门 二维码 物品重量变化 二维码信息 控制系统 扫码装置 扫描识别 用户信息 分类箱 排放口 投放口 启闭 遮蔽 本实用新型 重力传感器 投放 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 箱体上部 箱体下部 信息输送 智能 排放箱 受控 感知 取出 扫描 垃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信息识别的智能分类箱,包括控制系统以及多个用于存放不同物品的箱体,箱体上部开设有用于投放物品的投放口以及用于遮蔽投放口处的投放箱门,箱体下部开设有用于取出物品的排放口以及用于遮蔽排放口的排放箱门,控制系统包括:二维码扫码装置,用于扫描识别用户信息;智能控制中心,投放箱门的启闭受控于智能控制中心,智能控制中心接收二维码扫码装置扫描识别的用户信息并控制投放箱门的启闭;重力传感器,设置于箱体上且用于感知箱体内物品重量变化信息,并将感应的物品重量变化信息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投放箱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操作方便,大大提高垃圾的分类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分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信息识别的智能分类箱。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已经相当的重视,旧物、垃圾等废旧物品的分类早已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如何使这些垃圾变废为宝,从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将垃圾回收再次利用,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大量垃圾难以处理的问题,还大大节约了资源。但是如何更好的实现对垃圾进行分类仍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除了灌输意识、尽早让人们养成习惯之外,还要有高效的分类装置来支持。
现有垃圾分类回收现行的办法主要是在垃圾场对大批量的垃圾集中分类,其缺点是很难实现准确分类,回收的各个种类中含杂质成分较多,且设备较为庞大。垃圾分类最有效的方式是在源头就进行分类,但是目前常用的分类垃圾箱只是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收集,因此不能对垃圾进行高效的分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码信息识别的智能分类箱,可以对垃圾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提高垃圾的分类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二维码信息识别的智能分类箱,包括控制系统以及多个用于存放不同物品的箱体,所述箱体上部开设有用于投放物品的投放口以及用于遮蔽投放口处的投放箱门,所述箱体下部开设有用于取出物品的排放口以及用于遮蔽排放口的排放箱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二维码扫码装置,用于扫描识别用户信息;
智能控制中心,所述投放箱门的启闭受控于智能控制中心,所述智能控制中心接收二维码扫码装置扫描识别的用户信息并控制投放箱门的启闭;
重力传感器,设置于箱体上且用于感知箱体内物品重量变化信息,并将感应的物品重量变化信息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
本实用新型中用户可以预先注册账户,当用户需要向某个箱体内投放分类的物品时,用户注册账户之后,可以获得一个对应账户的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扫码装置扫描识别用户账户的二维码,扫描成功之后,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打开,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对物品重量变化信息进行感应,当用户投入分类的物品时,可以实现对物品的重量进行记录,可以对每个用户设立积分奖励措施,根据物品的重量进行对应的积分。
待投放完成之后,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关闭。本实用新型可以设定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关闭的时间,例如投放箱门在打开10秒之后自动关闭。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有其他方式,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前部且用于感知是否有人体存在的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所述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的感知信息输送至智能控制中心。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感应人体是否存在,若无人体存在时,智能控制中心控制投放箱门关闭,若有人体存在时,投放箱门保持开启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投放口处设置有用于驱动投放箱门启闭的电机,所述电机受控于智能控制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防盗监控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防盗监控单元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延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延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85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FID信息识别的智能分类箱
- 下一篇:一种防盗抓拍智能分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