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旋转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9040.9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8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小津政雄;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旋转压缩机 制冷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 压缩机构部 收纳 密封壳体 低压腔 配置的 外周部 密封壳体内部 密封壳体外部 低压气体 低压吸气 电动电机 冷媒储存 低压管 高压腔 润滑油 减小 冷媒 储存 占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一个密封壳体,被划分为收纳电动电机和压缩机构部的高压腔、和收纳低压气体的低压腔,压缩机构部的外周部配置的至少一个低压吸气孔和低压腔的内部配置的低压管,在密封壳体的外周部相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可以利用密封壳体内部的空间储存过多的冷媒和润滑油,由此无需另外在密封壳体外部设置冷媒储存装置,减小了卧式旋转压缩机的整体占用体积。
技术领域
在影响今后发展的电动汽车、露营车、制冷车等的空调或制冷/冷藏设备上使用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中,本实用新型与将储液罐和压缩机壳体一体化的技术有关。
背景技术
把壳体内压作为高压的旋转压缩机,为了临时储存从制冷循环返回的过多的低压液态冷媒,在压缩机的外部追加储液罐。例如,家用空调用的旋转压缩机,全部都在其侧面追加立式储液罐。
但是,在搭载限制整体容积的电动汽车、露营车、制冷车等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上追加配置储液罐,并不满足压缩机的紧凑化需求。而且,追加外部储液罐,会增加成本和工作噪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紧凑的、效率高的、低噪音的储液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小整体体积的卧式旋转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卧式旋转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一个密封壳体,被划分为收纳电动电机和压缩机构部的高压腔、和收纳低压气体的低压腔,所述压缩机构部的外周部配置的至少一个低压吸气孔和所述低压腔的内部配置的低压管,在所述密封壳体的外周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可以利用密封壳体内部的空间储存过多的冷媒和润滑油,由此无需另外在密封壳体外部设置冷媒储存装置,减小了卧式旋转压缩机的整体占用体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构部中配置有两个气缸,两个所述气缸中间配置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的外周部配置的所述低压吸气孔和所述低压管在所述密封壳体的外周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所述低压腔与开孔于所述低压腔外部的低压吸气管连接,所述低压管的上端开孔于所述低压腔的上部,所述低压管的下端与所述低压吸气孔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划分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分隔板厚度比所述密封壳体的厚度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所述卧式旋转压缩机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主体部分位于所述密封壳体外侧,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弯折形成弯头并分别与所述低压吸气孔和所述低压管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所述卧式旋转压缩机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划分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所述分隔板朝向所述低压腔突出。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包括中心部、环形过渡部和环形翻边部,所述环形翻边部与所述密封壳体的内周面固定,所述环形过渡部连接在所述中心部与所述环形翻边部之间,所述环形过渡部的外周沿相比内周沿更靠近所述电动电机。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气缸内具有压缩腔,每个所述压缩腔与开设在所述中隔板上的低压吸气孔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构部中配置有两个气缸,两个所述气缸中间配置有中隔板,每个所述气缸的外周部配置的所述低压吸气孔和所述低压管在所述密封壳体的外周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以及冷凝器、膨胀装置、蒸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9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