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组绳锯机下部张紧轮微调张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9249.5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7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胡邦众;胡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霞浦县众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08 | 分类号: | B28D1/08;B28D7/00;B28D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5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系 张紧 机架箱体 微调张紧装置 绳锯机 张紧轮 摆动 第一驱动机构 金刚石串珠绳 金刚石绳锯机 本实用新型 可升降调节 驱动 垂直设置 驱动机构 有效实现 张紧调节 错开 单根 轮体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组绳锯机下部张紧轮微调张紧装置,包括设置于金刚石绳锯机机架上并可升降调节的机架箱体,所述机架箱体的下部外侧垂直设置有第一张紧轮系,机架箱体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张紧轮系向外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机架箱体的下部内侧设置有第二张紧轮系,所述第一张紧轮系和第二张紧轮系的轮体交叉错开装配,所述机架箱体上设置有驱动第二张紧轮系向外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多组绳锯机下部张紧轮微调张紧装置结构紧凑,有效实现单根金刚石串珠绳的张紧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组绳锯机下部张紧轮微调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砂锯、框架锯、圆盘锯切割石材的机器,具有切割速度慢,消耗动力大,安装不变,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缺点,目前使用的厂家已经逐步减少,而另一种机器:多组绳锯机,由于其切割速度快,效率高,动力利用率高,废料率低的优点,将成为主流的石材切割设备。
但是现有技术包括各种类型的多组绳锯切割机器,它们的结构复杂,张紧侧轮组多,轴承等易磨损件多,使得维护困难成本提高;张紧轮滑动机构制造加工要求高,后期维护不易,会增加制造和后期维护成本;张紧部分,通过滑出动作,形成悬空距离,拉紧绳子,此种受力不是有利的,会影响整机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组绳锯机下部张紧轮微调张紧装置,结构紧凑,有效实现单根金刚石串珠绳的张紧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多组绳锯机下部张紧轮微调张紧装置,包括设置于金刚石绳锯机机架上并可升降调节的机架箱体,所述机架箱体的下部外侧垂直设置有第一张紧轮系,机架箱体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张紧轮系向外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机架箱体的下部内侧设置有第二张紧轮系,所述第一张紧轮系和第二张紧轮系的轮体交叉错开装配,所述机架箱体上设置有驱动第二张紧轮系向外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张紧轮系包括纵向设置于机架箱体中部外侧的第一张紧轴,所述第一张紧轴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竖向安装且上部外侧与第一张紧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张紧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驱动油缸,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的座壳与机架箱体相铰接,第一驱动油缸的伸缩杆下端与第一支撑板的上部内侧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张紧轮系包括纵向设置于第二机架箱体下部内侧的第二张紧轴,所述第二张紧轴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横向安装且下部内侧与第二张紧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侧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位于相邻两第一张紧轮之间的第二张紧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二驱动油缸,所述第二驱动油缸的座壳与机架箱体相铰接,第二驱动油缸的伸缩杆与第二支撑板的上部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呈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实现金刚石串珠绳的微小张紧,从而利于控制并有提高金刚石串珠绳使用寿命,有效降低了金刚石串珠绳的屈服度,提升了金刚石串珠绳的使用寿命。相互并排的张紧轮组中的每个轮子具有独立的驱动油缸、独立的张紧能力,能根据需要调节每条绕于其上的金刚石串珠绳的张紧力以保证石材切割平面的精度。所用到的配件都易于在市场上采购到,无需特殊的制造,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机架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和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霞浦县众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霞浦县众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9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