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热风掺混消除锅炉烟囱烟羽的热风烟气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9892.8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2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J15/08 | 分类号: | F23J15/0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通道 内烟囱 热风 挡水结构 热空气 烟气混合器 锅炉烟囱 掺混 支管 烟囱 本实用新型 热空气进口 支管连接口 底部密封 顶部敞口 内部连通 烟囱侧壁 湿烟气 内壁 连通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热风掺混消除锅炉烟囱烟羽的热风烟气混合器,包括外烟囱、内烟囱、热空气支管和挡水结构,所述的外烟囱和内烟囱套装在一起形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的底部密封,顶部敞口;且外烟囱侧壁的下部设有热空气进口,所述的热空气支管设置在环形通道内,其一端与内烟囱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环形通道连通;且在所述内烟囱的内壁上还安装有挡水结构;沿着湿烟气流动的方向,所述的挡水结构设置在热空气支管连接口的前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热风掺混消除锅炉烟囱烟羽的热风烟气混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厂和工业炉窑上普遍采用的是湿法脱硫,虽然湿法脱硫具有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其缺点也显而易见,比如烟囱冒白烟(“烟羽”)现象是该技术的缺点之一,因为烟气在经过湿法脱硫塔后,其所含水分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当烟气从烟囱中排到大气环境中,与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相遇时,温度降低,烟气中饱和蒸汽分压力也随之降低,这样多余的水分就会析出,形成烟囱冒白烟的现象,尤其是冬季环境温度较低,烟气中凝结的水滴会越多,烟囱冒白烟的现象越明显,其拖尾也越长。
随着环保政策执行力度的日益严格,各地已经开始对烟囱冒白烟的现象进行治理,要求城市及其周边电厂做到烟气消除烟羽后达标排放。
消除烟羽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对烟气进行加热,或者对烟气先冷凝再加热,或者采用热空气对烟气进行稀释等。由于采用热空气对烟气进行稀释的方法具有设备投资低,占地面积小等优势,而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常规的热风烟气混合一般为简单的烟道内混合,由于烟道中往往已经存在析出的水分,这样加入的很多热量被用来蒸发液态水分,使其重新成为水蒸气,降低了热风消除烟羽的有效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热风掺混消除锅炉烟囱烟羽的热风烟气混合器,充分利用热风温度高含水量低的特点,实现热风烟气混合以及热风包裹烟气的特点,从而更有效地避免烟气中的水蒸气析出。
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热风掺混消除锅炉烟囱烟羽的热风烟气混合器,包括外烟囱、内烟囱、热空气支管和挡水结构,所述的外烟囱和内烟囱套装在一起形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的底部密封,顶部敞口;且外烟囱侧壁的下部设有热空气进口,所述的热空气支管设置在环形通道内,其一端与内烟囱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环形通道连通;且在所述内烟囱的内壁上还安装有挡水结构;沿着湿烟气流动的方向,所述的挡水结构设置在热空气支管连接口的前端。
使用时,将内烟囱底部与原烟囱相连,从原烟囱出来的湿烟气进入内烟囱,热空气从热空气进口进入内外烟囱环形通道,部分热空气经热空气支管进入内烟囱,与烟气混合;剩余部分热空气则沿内外烟囱环形通道继续上升,并在烟囱出口处与内烟囱出来的烟气相遇,热空气包裹着烟气从烟囱出口流出。在内烟囱上的热空气支管入口之前,沿内烟囱的内壁安装有环状挡水槽,从而将烟气上升过程中携带的液态水或者由于冷却析出的凝结水阻挡下来,在烟囱内壁面上形成较厚的水膜,较厚的水膜受重力影响将沿烟囱内壁往下流动,减少烟气携带的液态水分,避免热空气加入的热量被用来蒸发这部分水分,提高热空气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空气支管设置有多个,多个热空气支管沿着所述的内烟囱外壁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以提高空气在内烟囱里与烟气混合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空气支管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烟囱和内烟囱之间通过支撑件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空气进口设置有多个,多个热空气进口沿着所述的外烟囱外壁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以提高内外烟囱环形通道中烟气流动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外烟囱的出口采用外扩段,外扩段的扩散角为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9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白雾脱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型卧式多用途生物质燃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