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淬火风机转子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0215.8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4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聪;苟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振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C21D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彭晓波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架 通孔 淬火 风机叶片 淬火槽 本实用新型 叶身 风机转子 支架 平行 淬火介质 淬火效率 固定装置 上下对应 竖直距离 锻件 下层 上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固定淬火风机转子支架,解决了没有专门针对风机叶片淬火时能约束其进入淬火介质顺序和位置的固定装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淬火槽,所述淬火槽中设置上层的固定架一和下层的固定架二,所述固定架一与淬火槽底部平行,固定架一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风机叶片的叶身宽度W,所述固定架二与淬火槽底部平行,固定架二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风机叶片的头部的直径且小于风机叶片的叶身宽度W,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架一和固定架二的竖直距离小于叶身的长度L。本实用新型具有淬火均匀,淬火效率高,锻件淬火后性能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件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固定淬火风机转子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锻造风机叶片的综合性能,一般会在锻造后对风机叶片进行淬火处理,但是风机叶片的形状和厚薄不均匀,淬火时会存在差异。
风机叶片具有呈圆柱形的头部和与头部连接的扁平状的叶身,头部因为厚度大,在淬火时,热量从内部向外部的传递需要时间,因此,对于厚度较大的头部,淬火时间要求长一些,而现有的淬火设备,只是一个淬火槽,没有限制风机叶片进入水先后的固定装置,这样就会导致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将整个风机叶片夹持住不分形状直接放进淬火槽的水介质中,这势必会出现头部的淬火时间与叶身相同或者更短,从而使得整个风机叶片的性能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没有专门针对风机叶片淬火时能约束其进入淬火介质顺序和位置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固定淬火风机转子支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固定淬火风机转子支架,包括淬火槽,所述淬火槽中设置上层的固定架一和下层的固定架二,所述固定架一与淬火槽底部平行,固定架一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风机叶片的叶身宽度W,所述固定架二与淬火槽底部平行,固定架二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风机叶片的头部的直径且小于风机叶片的叶身宽度W,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架一和固定架二的竖直距离小于叶身的长度L。
上述“W”表示风机叶片叶身的宽度,“L”表示风机叶片除去头部的叶身部分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风机叶片包括厚度较大的头部和扁平状叶身,叶身的厚度从与头部连接的尾部到顶部逐渐减薄。
本申请在淬火槽中设置带第一通孔的固定架一和带第二通孔的固定架二,在淬火时,风机叶片从头部到叶身依次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而进入淬火介质中,由于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风机叶片头部的直径而小于叶身的宽度,这样风机叶片的头部能穿过第二通孔,叶身可以放置在固定架二上,即固定架二支撑风机叶片,而固定架一的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叶身宽度,叶身的长度大于固定架一和固定架二的竖值距离,这样叶身可以限制在第一通孔中,避免东倒西歪。因此,这样的固定结构使得风机叶片淬火时,厚度较大的头部先插入淬火介质中,厚度较薄的叶身从尾部到顶部逐渐进入淬火介质,先入淬火介质的头部向淬火介质中传递热量,附近的淬火介质温度上升,随着风机叶片在淬火介质中逐步下降,头部始终能接触到温度更低的淬火介质,这样在风机叶片下降的路径上形成温度梯度,并与风机叶片的厚薄形成对应关系,有利于淬火的均衡和效率,保证风机叶片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优选固定淬火风机转子支架,所述固定架一和固定架二通过立柱连接形成能站立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放置于淬火槽中。
本实用新型优选固定淬火风机转子支架,所述固定架一和固定架二可拆卸连接在淬火槽中,这样可以在淬火其它锻件时,将固定架一和固定架二拆除,使得淬火槽用途更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振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振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02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锂合金热处理装置
- 下一篇:立式四工位感应钎焊、淬火、退火加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