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共享空间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0281.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7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常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必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17/00;G06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振军;吴敏 |
地址: | 20005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共享空间 继电器 无线电收发器 控制设备 用户信息 耦接 身份识别信息 本实用新型 管理效果 控制效果 弱电电路 扫描用户 信息扫描 终端设备 控制端 发送 传输 | ||
一种共享空间控制设备,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无线电收发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电收发器相耦接;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于共享空间的弱电电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设置于所述外壳外的信息扫描设备,与所述控制器耦接,适于扫描用户终端设备上的身份识别信息以获取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传输至控制器以通过所述无线电收发器发送出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对共享空间的管理效果和控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空间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门禁设备通常采用身份识别(Identification Card,ID)卡、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Card,IC)卡、密码、指纹等来验证用户身份。门禁设备可以比对获取到的用户身份来确定是否打开。
但是,门禁设备单片机的存储能力非常有限,可供使用的用户数量有限,只适合特定空间人数有限的门禁管理。传统的门禁系统通常需要集中的数据初始化,例如:指纹控制的门禁需要到门禁设备现场进行指纹录入。输入密码的门禁虽然无需集中进行初始化,但是其只能初始化有限数量的密码给大家共用,缺少有效的防止密码复用的手段,而且通行效率低下。
共享空间是指向多个用户共享的空间,例如可以将单个办公室共享给整个楼宇内的人甚至是全社会的人使用。由于面对的用户数量庞大,现有技术中的门禁系统不能满足共享空间对于门禁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升对共享空间的管理效果和控制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共享空间控制设备,共享空间控制设备包括:
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无线电收发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电收发器相耦接;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于共享空间的弱电电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设置于所述外壳外的信息扫描设备,与所述控制器耦接,适于扫描用户终端设备上的身份识别信息以获取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传输至控制器以通过所述无线电收发器发送出去。
可选的,共享空间控制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发声模块,耦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发声模块播放声音。
可选的,共享空间控制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连接于所述共享空间的强电电路,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
可选的,所述信息扫描设备为二维码读头、NFC读取设备或IC卡读取设备。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共享空间内部,所述信息扫描设备设置于所述共享空间外部。
可选的,所述信息扫描设备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器耦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共享空间控制设备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无线电收发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电收发器相耦接;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于共享空间的弱电电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设置于所述外壳外的信息扫描设备,与所述控制器耦接,适于扫描用户终端设备上的身份识别信息以获取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传输至控制器以通过所述无线电收发器发送出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无线电收发器,可以实现共享空间控制设备与其他设备的无线通信,满足了针对共享空间的门禁管理的便捷性需求,节省了人力和运营成本。此外,由于共享空间控制设备与其他设备可以采用无线通信,因而避免了对共享空间进行线路改造导致的破坏性问题,布设成本较低,而且更加节能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必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必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0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联网门禁系统
- 下一篇:具有人脸解锁功能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