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控制汽车变速箱液压、润滑油的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0861.4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1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孔凡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凡拥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文洋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电加热棒 放置槽 密封套 自动控制汽车 导热介质 加热机构 加热装置 加热棒 密封堵 润滑油 汽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油耗 导线穿过 介质加热 切断电源 热量传导 温控开关 装置结构 自动启动 封堵 密封 点火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汽车变速箱液压、润滑油的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变速箱内部角落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密封套和密封堵,密封套的内部装有导热介质,密封套的中部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装有电加热棒并通过密封堵将电加热棒密封在放置槽中,电加热棒的导线穿过密封堵引导外面。本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带有导热介质的加热棒,电加热棒先给介质加热,再通过介质把热量传导到变速箱油脂内,从而使变速箱内的油脂升温,当升温达到所需的温度后,温控开关切断电源,当温度低于5℃时汽车点火时自动启动点加热棒。通过本装置能够使变速箱内部油脂温度迅速上升到工作的正常状态,有效的降低发动机油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汽车变速箱液压、润滑油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变速箱油温对变速箱的性能和控制有很大的影响,经相关测试,冬天的油耗比夏天多消耗25-30%,到冬天由于温度降低导致汽车变速箱的液压、润滑油变稠,从而导致离合系统压力降低,导致汽车起步加速过程中存在不爱走车、打滑丢转的现象,使发动机功率丢失,油耗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汽车变速箱液压、润滑油的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控制汽车变速箱液压、润滑油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变速箱内部角落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密封套和密封堵,密封套的内部装有导热介质,密封套的中部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装有电加热棒并通过密封堵将电加热棒密封在放置槽中,电加热棒的导线穿过密封堵引导外面。本可以将本装置放置到汽车变速箱内部的一个角落,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对车内部的润滑油进行预热,进而降低发动机的油耗。
优选地,所述密封套的周围设有耐腐蚀防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带有导热介质的加热棒,电加热棒先给介质加热,再通过介质把热量传导到变速箱油脂内,从而使变速箱内的油脂升温,当升温达到所需的温度后,温控开关切断电源,当温度低于5℃时汽车点火时自动启动点加热棒。通过本装置能够使变速箱内部油脂温度迅速上升到工作的正常状态,有效的降低发动机油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控制汽车变速箱液压、润滑油的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变速箱内部角落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密封套1和密封堵2,密封套的内部装有导热介质3,密封套的中部设有放置槽4,放置槽内装有电加热棒5并通过密封堵将电加热棒密封在放置槽中,电加热棒的导线穿过密封堵引导外面。
为了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密封套的周围设有耐腐蚀防护层。耐腐蚀防护层采用环氧煤沥青,主要由环氧树脂、煤沥青、填料和固化剂组成。它综合了环氧树脂的机械强度高、粘接力大、耐化学介质侵蚀和煤沥青耐腐蚀等优点。涂层使用温度在-40~150℃之间。在酸、碱、盐、水、汽油、煤油、柴油等一般稀释剂中长期浸泡无变化。从而不影响变速箱油脂的性能。
本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带有导热介质的加热棒,电加热棒先给介质加热,再通过介质把热量传导到变速箱油脂内,从而使变速箱内的油脂升温,当升温达到所需的温度后,温控开关切断电源,当温度低于5℃时汽车点火时自动启动点加热棒。通过本装置能够使变速箱内部油脂温度迅速上升到工作的正常状态,有效的降低发动机油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凡拥,未经孔凡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0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