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路两栖勘探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1196.0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6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尹雨枫;吴涛;马爱峰;于欢;姜自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机构 舵机 本实用新型 丝杆电机 勘探 上壳 丝杆 水路 机器人技术领域 机构控制 上支撑板 水面移动 外形设计 下支撑板 移动方式 云台面板 云台支架 载物平台 导向片 电机板 链接件 螺旋桨 支撑杆 灵活 蜘蛛 浮块 滑块 脚垫 椭球 足部 轴承 机器人 摄像机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路两栖勘探机器人,勘探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壳、一号步足、二号步足、三号步足、丝杆电机、丝杆、云台支架、一号步足驱动机构、上壳支撑杆、摄像机、上支撑板、载物平台、下支撑板、一号舵机、二号舵机、三号舵机、一号U型板、二号U型板、链接件、步足脚垫、气动浮块、螺旋桨、电机板、导向片、电机、丝杆电机支座、云台面板、轴承、滑块、丝杆副、二号步足驱动机构、三号步足驱动机构、四号步足驱动机构、五号步足驱动机构、六号步足驱动机构、三号U型板、四号U型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构控制较为灵活;采用椭球形态的外形设计,移动方式快速多样;仿照蜘蛛的足部进行设计,运动灵活;可在水面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路两栖勘探机器人,勘探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就我国目前市场上所呈现出来的多数勘探机器人功能较为单一,所能适应的环境也有局限性,大多数的勘探机器人都仅用于陆地或者高空勘察,而水路两栖的勘探机器人却少之又少,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机器人的移动也会受到限制,移动速度较慢,应急能力差,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路两栖勘探机器人,可适应多种复杂的地理环境,能在陆地、水面上进行侦查、数据采集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路两栖勘探机器人,包括上壳、一号步足、二号步足、三号步足、丝杆电机、丝杆、云台支架、一号步足驱动机构、上壳支撑杆、摄像机、上支撑板、载物平台、下支撑板、一号舵机、二号舵机、三号舵机、一号U型板、二号U型板、链接件、步足脚垫、气动浮块、螺旋桨、电机板、导向片、电机、丝杆电机支座、云台面板、轴承、滑块、丝杆副、二号步足驱动机构、三号步足驱动机构、四号步足驱动机构、五号步足驱动机构、六号步足驱动机构、三号U型板、四号U型板;所述的六个一号舵机尾端安装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一号步足驱动机构、二号步足驱动机构、三号步足驱动机构、四号步足驱动机构、五号步足驱动机构、六号步足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一号舵机的输出端,一号舵机尾端安装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前端之间,导向片安装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前端之间的一号舵机的输出端,电机板通过滑块安装在下支撑板中部,电机安装在电机板上,螺旋桨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丝杆副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板上,云台支架安装在上支撑板中部两侧,云台面板安装在上支撑板中部两侧的云台支架上,一号舵机输出端穿过云台面板,并安装在云台面板下侧,摄像机安装在穿过云台面板的一号舵机的输出端上,载物平台穿过云台支架安装在上支撑板中部,丝杆电机安装在丝杆电机支座上,丝杆电机和丝杆电机支座固定在上支撑板中部,丝杆的一端穿过丝杆电机并固定在安装在电机板上的丝杆副内部,气动浮块分别安装在下支撑板的下端两侧,上壳支撑杆安装在上支撑板的前后两端,上壳安装在上壳支撑杆上,一号步足分别安装在一号步足驱动机构和四号步足驱动机构上,二号步足分别安装在三号步足驱动机构和六号步足驱动机构上,三号步足分别安装在二号步足驱动机构和五号步足驱动机构上。
所述一号步足驱动机构包括二号舵机、三号舵机、一号U型板、二号U型板、链接件、步足脚垫、三号U型板、四号U型板;三号U型板开口端安装在位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一号舵机输出端,二号U型板平面端安装三号U型板平面端上,二号舵机输出端安装在二号U型板开口端,一号U型板开口端安装在二号舵机的尾端,四号U型板的平面端安装在一号U型板的平面端,三号舵机尾端安装在四号U型板的开口端,二号U型板的开口端安装在三号舵机的输出端,链接件安装在二号U型板的平面端,步足脚垫安装在链接件上。
所述二号步足驱动机构、三号步足驱动机构、四号步足驱动机构、五号步足驱动机构、六号步足驱动机构的结构与一号步足驱动机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椭球形态的外形设计,对于复杂环境,可采用的运动方式有滚动,六只步足配合移动等,同时也可以在水面上移动,功能多样化,移动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机动灵活性强,能采用多种运动方式快速的离开事发现场,拥有目前市场上许多机器人所没有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1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防滑脱困夹具
- 下一篇:一种海陆空三栖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