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山法隧道内盾构始发和接收端头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1353.8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5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张晓光;于文龙;史海欧;翟利华;曹国旭;孙增田;谢明华;杨喜;郭洋洋;苗通;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11/10;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头 矿山法隧道 二次衬砌 盾构隧道 初期支护 素混凝土 加固层 加固体 紧贴 盾构始发 加固装置 接收端 外侧面 周边环境影响 本实用新型 市政道路 | ||
1.矿山法隧道内盾构始发和接收端头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矿山法隧道、堵头墙二次衬砌、堵头墙初期支护和盾构隧道,
所述矿山法隧道与所述盾构隧道连接;
矿山法隧道的外侧面均设置所述堵头墙二次衬砌,且堵头墙二次衬砌紧贴矿山法隧道设置,堵头墙二次衬砌呈“L”型,堵头墙二次衬砌上设置有用于与盾构隧道连接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高度大于盾构隧道的外径;
所述堵头墙二次衬砌的外侧面均设置所述堵头墙初期支护,且堵头墙初期支护紧贴堵头墙二次衬砌设置,堵头墙初期支护呈“L”型,堵头墙初期支护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的高度大于盾构隧道的外径;
还包括用于平衡矿山法隧道掌子面土压力的素混凝土加固体和用于使所述素混凝土加固体加固的加固层;所述素混凝土加固体设置于堵头墙二次衬砌与堵头墙初期支护之间,且素混凝土加固体外轮廓与矿山法隧道内轮廓一致;
所述加固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上,加固层紧贴素混凝土加固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法隧道内盾构始发和接收端头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墙二次衬砌的顶部高于所述盾构隧道的顶部,堵头墙二次衬砌的底部低于盾构隧道的底部;
所述堵头墙初期支护的顶部高于所述堵头墙二次衬砌的顶部,堵头墙初期支护的底部低于堵头墙二次衬砌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法隧道内盾构始发和接收端头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包括混凝土层、第一玻璃纤维网层和第二玻璃纤维网层,所述混凝土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网层之间,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网层靠近所述素混凝土加固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山法隧道内盾构始发和接收端头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水井,所述降水井设置于所述矿山法隧道的端墙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13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洞口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盾构机二次始发掘进施工用反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