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坝身过滤结合坝顶溢流的生态蓄水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2331.3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0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骏业;肖季;王竹;刘燊;欧阳章智;吴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2;E02B7/02;E02B8/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坝身 过滤 排水管 连通 生态景观 蓄水坝 坝顶 溢流 过滤排水系统 放水管 集水井 生态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主体 混凝土坝 水安全 水景观 水生态 同一列 透气性 土石坝 最底层 坝壳 堆石 埋入 毛石 竖向 透水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坝身过滤结合坝顶溢流的生态蓄水坝结构,三个坝段的堆石区中各设有一套过滤排水系统,该过滤排水系统包括:上下、左右间隔地设置的多根横向坝身过滤排水管,同一列的横向坝身过滤排水管之间通过竖向坝身过滤排水管连通,而同一排的横向坝身过滤排水管之间通过纵向坝身过滤排水管连通,三个坝段最底层的纵向坝身过滤排水管相互连通,并接入至其中一个生态景观坝段内设有的集水井中,集水井与埋入生态景观坝段毛石混凝土主体中的生态流量放水管连通,生态流量放水管另一端延伸至生态景观坝段外部。该蓄水坝结构是一种基于土石坝透水透气性较强的坝壳与坝顶溢流的混凝土坝坝身的结合,可同时满足水安全、水生态与水景观等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蓄水坝结构,特别是一种坝身过滤结合坝顶溢流的生态蓄水坝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规模不断增大,生活理念和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为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在河流、人工湖驳岸等人工水景观的打造中,增加水面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生态系统中,水面发挥着防洪排涝、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吸尘减噪、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保健、美化景观等重要作用。常规做法通过下游设置混凝土坝、土石坝、钢坝实现上游景观水面及下游生态流量的调节。
土石坝结构形式简单,由相对不透水或弱透水土料,有机合成材料构成坝的防渗体,上下游透水性、透气性较强的土石料组成坝壳。护坡可采用生态护砌材料和种植草皮、灌木及挺水和沉水植物,可形成自然的生态系统。但土石坝坝顶不能溢流,需在岸边开设溢洪道下泄洪水,防止洪水漫溢坝顶,保证坝体安全。河流洪水暴涨暴落,土石坝坝顶与库区水位高差较大,亲水性差,且土石坝坝顶不能溢流,需在岸边开设溢洪道下泄洪水。而混凝土坝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等刚性材料砌筑,具有节约空间、可坝顶溢流、安全系数高等优点,但由于混凝土坝表面常为直立的光面,形态多样性单一,生态、景观效果差。
随着河道从传统单一的防洪功能转换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新时代治水思路,传统的河道治理已经不能满足河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河流治理拦河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如何在保证河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水生态、水景观与水安全结合,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坝身过滤结合坝顶溢流的生态蓄水坝结构。该蓄水坝结构是一种基于土石坝透水透气性较强的坝壳与坝顶溢流的混凝土坝坝身的结合,可同时满足水安全、水生态与水景观等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坝身过滤结合坝顶溢流的生态蓄水坝结构,包括有设在河道内的生态溢流坝段,生态溢流坝段两侧为生态景观坝段,三个坝段从面向河道方向向后依次设置有:上游护坡、过滤区和堆石区,生态溢流坝段的堆石区背部为生态溢流坝段毛石混凝土主体,生态景观坝段的堆石区背部为生态景观坝段毛石混凝土主体,三个坝段的堆石区中各设有一套过滤排水系统,该过滤排水系统包括:上下、左右间隔地设置的多根横向坝身过滤排水管,同一列的横向坝身过滤排水管之间通过竖向坝身过滤排水管连通,而同一排的横向坝身过滤排水管之间通过纵向坝身过滤排水管连通,三个坝段最底层的纵向坝身过滤排水管相互连通,并接入至其中一个生态景观坝段内设有的集水井中,集水井与埋入生态景观坝段毛石混凝土主体中的生态流量放水管连通,生态流量放水管另一端延伸至生态景观坝段外部。
前述的坝身过滤结合坝顶溢流的生态蓄水坝结构中,其中1个生态景观坝段内部设有贯通其坝体的紧急放水管,紧急放水管面向河道的头端设有拦污栅,生态流量放水管和紧急放水管尾部均设有闸阀。
前述的坝身过滤结合坝顶溢流的生态蓄水坝结构中,所述生态溢流坝段顶部为溢流堰,溢流堰顶部为混凝土铺盖,两侧为边墙,生态溢流坝段毛石混凝土主体尾部设有下游石笼护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2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力式基础廊道式框架结构挡水墙
- 下一篇:可拆卸式泥石流拦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