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染河流治理修复的浮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6491.5 | 申请日: | 201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6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利;陈表娟;唐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16;C02F101/10;C02F101/3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 |
地址: | 571126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河流 修复 本实用新型 活性炭网 生物净化 曝氧机 石墨烯 氧控制 氧气机 浮岛 网翼 治理 水生动植物 水体溶解氧 沉水植物 浮游植物 结构框架 生物活性 水体治理 高吸附 光降解 浮板 浮体 笼网 氧管 增氧 氧气 调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河流治理修复的浮岛系统,属于水体治理与修复技术领域,包括活性炭网墙、结构框架,浮体、多孔浮板、石墨烯网翼、曝氧控制设备、制氧气机、曝氧机、曝氧管及笼网。氧气机产生的氧气由曝氧控制设备进行调控,通过曝氧机增氧用以提高水体溶解氧,从而增加水生动植物的生物活性。本实用新型对污染河流的治理修复由石墨烯网翼的光降解、活性炭网柱的高吸附、浮游植物的生物净化、沉水植物的生物净化等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治理与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染河流治理修复的浮岛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水体治理技术主要有底泥疏浚、增氧曝气、投加药剂与菌种、生物栅与生态基、生态修复以及各种组合技术等。但以上这些技术都存在部分缺点,如底泥疏浚只是实现了污染物转移,并未根本上治理污染物。单纯曝氧技术虽可以有助于水体治理,但能耗较高。投放药剂和菌种,成本较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栅与生态基虽然对污染物有一定拦截作用,能通过微生物生长与附着,除去水体中污染物,但存在挂膜困难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染河流治理修复的浮岛系统,通过石墨烯网翼的光降解、活性炭网柱的高吸附、浮游植物的生物净化、沉水植物的生物净化,从而达到环保高效治理修复污染河流的目的,本浮岛系统具有成本低、生态环保等优点,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总磷、COD、BOD。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污染河流治理修复的浮岛系统,包括活性炭网墙1、结构框架2,浮体3、多孔浮板12、石墨烯网翼16、曝氧控制设备17、制氧气机18、曝氧机19、曝氧管20及笼网21;
其中,所述结构框架2与浮体3固定连接,利用浮体浮力整体悬浮在水中;
所述曝氧机19、曝氧控制设备17、制氧气机18均固定在浮体3上,曝氧控制设备17分别与制氧气机18及曝氧机19连接,曝氧机19与曝氧管20连接,曝氧控制设备17控制制氧气机18制造的氧气的量,同时控制曝氧机19通过曝氧管20向水体释放氧气,从而增加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所述石墨烯网翼16固定在结构框架2的两侧,浸没于水面下,通过光降解作用分解部分污染物;活性炭网墙1固定在结构框架2上,并直立于水中,通过活性炭的高吸附性能吸附水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所述多孔浮板12固定在结构框架2上,多孔浮板12上分布有植物培植孔道23,孔道中放置二类混合型基质24,在该基质上培植生长一类挺水植物7、二类挺水植物8和三类挺水植物9,用于净化水质。
所述笼网21固定在结构框架2上,下半部分浸没于水面下,笼网21底部放置一类混合型基质22,在该基质上培植沉水植物10,用于植物净化水质,笼网21中还放养有用于净化水质的鱼类11。
进一步地,该浮岛系统还包括定位装置13,固定在浮体3上,用于定位该浮岛系统所处的方位,定位装置13上的锚线14与锚15连接,用于控制该浮岛系统的位置。
进一步地,该浮岛系统还包括水质信息无线传输设备4及水质监测设备5,均固定在浮体3上,水质监测设备5的水质监测探头6深入水面,监测结果通过水质信息无线传输设备4传送。
进一步地,所述的曝氧机19的曝气时间为1~24h,使浮岛系统附近的水体溶解氧浓度维持在3mg/L~10mg/L。
进一步地,所述的石墨烯网翼16的长度为1-5m,厚度为1-20mm,宽度为0.2-5m。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炭网墙1的长度为1-5m,厚度为1-40cm,高度为0.2-4m。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类混合型基质22由蛭石、火山岩、泥炭、珍珠岩、膨胀陶粒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基质粒径为1-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6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理富营养水体的生态柜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人工湿地填料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