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率双导双发热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6697.8 | 申请日: | 201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8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高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沃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 |
代理公司: | 南昌汇智合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0 | 代理人: | 邓秋星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电缆 多功率 发热芯 上顶面 本实用新型 过渡圆弧面 扁平结构 电量不足 功率梯度 供暖系统 过渡圆弧 输出功率 资源占用 发热体 舒适度 地暖 供暖 梯级 供热 室外 通电 散发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率双导双发热电缆,其采用扁平结构,且在发热芯上顶面设置有过渡圆弧,使得热量朝上方集中,使发热芯通电所发出的热量均由上顶面和过渡圆弧面散发出来,热量得到聚集,可有效提升地暖升温效率。可以两根发热体的阻值,达到梯级功率改变的目的,当其比例为1:2,从而使输出功率形成1:2:3三种功率梯度改变,可有效的提高供暖的舒适度,防止功率过大造成的生活电量不足,减少因室外温度的改变而造成供热过剩。采用EPWARM(宜普旺)多功率双导双发热电缆供暖系统控制,使用费低,资源占用少且更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地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率双导双发热电缆。
背景技术
电地暖是将外表面允许工作温度上限为65℃的发热电缆埋设在地板中,以发热电缆为热源加热地板,以温控器控制室温或地板温度,实现地面辐射供暖的供暖方式。在安装电地暖的时候需要安装保温层,挤塑板成为了目前市场公认的最佳保温材料,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挤塑板耐磨性差,导热效果好,容易造成热量的流失,并且挤塑板的顶部为平面,不利于发热电缆的固定,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绑扎带将发热电缆固定在钢丝绳上,这种安装方式麻烦。
此外,现有的一些单导发热电缆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电缆的尺寸较大,导致电缆在成圈缠绕时占用了过多的空间面积。还有,由于单导发热电缆中只有一根发热芯,在通电时发热量本身有限,而由于发热芯的形状多为圆形,向外界是均匀散发热量,因此热量仅有一部分向上作用到了地板上,导致发热芯的发热利用率并不高,使得地暖系统温度提升效率慢。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重叠、发热芯间隙小,热量集中且占用空间小的发热电缆。
201520127805.2公开了一种多功率地暖发热电缆,由外到内包括外护套、屏蔽层、接地层和发热芯,所述发热芯外表面设有绝缘层,所述发热芯至少为两根,每根发热芯外表面各自设有绝缘层,所述发热芯平行排列于电缆内部,并且不同发热芯的每米功率相同或者不同。该实用新型的发热电缆不能有效集中热量,且电缆内部发热芯占用空间大,重叠间隙大,圆形发热电缆也不方便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多功率双导双发热电缆,其主要解决的是热量不集中,地板升温慢的问题,且降低了发热电缆的体积和发热芯之间的重叠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率双导双发热电缆,其包括地面层、保温层、反射层、发热体、散热层、防潮层和表面装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由保温模块组成,所述保温模块由挤塑板和基板组成,所述基板和挤塑板之间通过可撕胶粘合,所述基板上设有横向分切线、纵向分切线、圆角线和销孔,所述横向分切线将所述基板分为横向槽,所述纵向分切线将所述基板分为纵向槽,所述圆角线使得所述基板内侧具有圆角,所述散热层上设有插销杆,所述插销杆插入所述销孔内,所述发热体为一发热电缆,所述发热电缆包括发热芯、绝缘层、接地层、金属铠装层、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发热芯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发热芯包括上顶面和下底面,所述上顶面的两侧设有过渡圆弧,所述外护套设有第二上顶面,所述第二上顶面设有上齿形部,所述散热层上设有下齿形部,所述上齿形部和下齿形部相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功率双导双发热电缆中,所述发热芯的数量为1~4根。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功率双导双发热电缆中,所述发热芯的数量为2根,且每米功率比为9:1、8:1、7:1、6:1、5:1、4:1、3:1、2:1或1:1。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功率双导双发热电缆中,所述发热芯为3根,且每米功率比为7:2:1、6:2:1、5:2:1、4:2:1、7:1.5:1.5、6:2.5:1.5或5:2.5:1.5。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功率双导双发热电缆中,所述发热芯为4根,且每米功率比为7:1:1:1、6:2:1:1、5:3:1:1、4:3:2:1、7:1.5:1.5:1、6:2.5:1.5:1或5:2.5: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沃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沃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6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