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雍水坝取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8490.4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3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叶林;张洋;羊樟发;王登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4 | 分类号: | E03B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槽 储水槽 防护体 溢流堰 水坝 底板 所在平面 格栅 取水 本实用新型 水槽侧壁 引水管道 引水系统 进水口 侧边 失稳 竖直 斜坡 斜向 泥石流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雍水坝取水结构,包括溢流堰、格栅、取水槽、储水槽以及坝后防护体;其中,取水槽竖直地开设于坝后的溢流堰的斜坡上,格栅铺斜向地设于取水槽顶部;储水槽并排地设置于取水槽的侧边且通过取水槽侧壁底部开设的进水口实现水流在取水槽和储水槽之间的流动;储水槽的底板所在平面低于取水槽的底板所在平面且储水槽的底部安装有引水管道;坝后防护体从溢流堰底部接出并顺坡设置。本技术方案,即使发生泥石流后整个引水系统也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坝后防护体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坝后淘脚造成的雍水坝失稳问题,整个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而且效果优良,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雍水坝取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电站建设或其它工程中,为解决建设期生产生活用水问题,通常会在工程区附近寻找天然沟床,将天然水源引入生产生活区以供使用。然而,工程区附近的天然沟床一般都伴随着泥石流的发生,一旦将雍水坝、引水管道堵塞,就会使得整个取水系统失去取水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雍水坝的坝后取水结构以适用于从有泥石流发生的沟槽取水等类似工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雍水坝取水结构,包括溢流堰、格栅、取水槽、储水槽以及坝后防护体;其中,取水槽竖直地开设于坝后的溢流堰的斜坡上,格栅铺斜向地设于取水槽顶部;储水槽并排地设置于取水槽的侧边且通过取水槽侧壁底部开设的进水口实现水流在取水槽和储水槽之间的流动;储水槽的底板所在平面低于取水槽的底板所在平面且储水槽的底部安装有引水管道;坝后防护体从溢流堰底部接出并顺坡设置。
进一步的,取水槽的后缘坡顶部设有一供格栅支撑的平台。
进一步的,格栅的钢筋间距为20mm。
进一步的,储水槽底板与取水槽底板的落差高度至少为0.5m。
进一步的,储水槽为开敞式竖井式结构。
进一步的,坝后防护体的顺坡坡度为1:(1~2)。
进一步的,溢流堰堰顶采用圆弧形。
进一步的,取水槽的两侧为直立坡。
进一步的,平台的宽度为0.3~0.5m。
进一步的,格栅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与溢流堰的斜坡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坝后设置取水槽和储水槽,并通过格栅对小石块以及其他冲积物的阻挡使得即使发生泥石流后整个引水系统也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坝后防护体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坝后淘脚造成的雍水坝失稳问题,整个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而且效果优良,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8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悬挑式取水装置及其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