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循环的夹具回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1700.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8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敦煌;许声亮;杨迅;徐作斌;徐小波;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升降机构 自动传输线 下层 传输线 回流装置 推动机构 自动循环 上层 空间资源 本实用新型 传输路径 传输装置 电池盖板 升降运动 水平传输 自动往复 首端 尾端 升降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循环的夹具回流装置,所述夹具回流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夹具传输路径的上层推动传输线和下层自动传输线,还包括用于带动夹具做升降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以及用于推动第一升降机构上的夹具的推动机构,所述上层推动传输线短于下层自动传输线,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推动机构设于下层自动传输线的首端,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设于下层自动传输线的尾端。夹具带动电池盖板在上层推动传输线和下层自动传输线上水平传输,并在两端的升降机构进行升降传输,实现自动往复循环,节省了空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循环的夹具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突飞猛进,使得进一步扩大汽车市场的优势和份额,国家也在新能源方面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方面出台相关措施鼓励发展创新,导致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大幅攀升。
现有的焊接设备对新能源动力电池盖板和连接片焊接效率与市场需求差距明显,除了焊接速度达不到高速要求外,整个设备的结构也是限制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常规的焊接设备在电池盖板焊接完毕后,需要直线传输到下一加工位,无法往复循环运输,占用的空间资源较大,无法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另外,焊接设备为分别布置的部件,焊接、传输、定位都是分别独立放置,不便同时进行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循环的夹具回流装置,解决夹具上的电池盖板无法在传输线上往复循环传输,并且无法实现多工作同步进行的问题。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循环的夹具回流装置,所述夹具回流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夹具传输路径的上层推动传输线和下层自动传输线,还包括用于带动夹具做升降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以及用于推动第一升降机构上的夹具的推动机构,所述上层推动传输线短于下层自动传输线,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推动机构设于下层自动传输线的首端,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设于下层自动传输线的尾端。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夹具的第一支撑板,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板做升降运动的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上。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夹具回流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定位夹具的第一定位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定位组件移动的第一定位气缸,所述第一定位气缸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并与第一定位组件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凸轮随动器以及与第一凸轮随动器中端相匹配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第一定位气缸的伸缩杆;所述夹具设有与第一凸轮随动器上端相匹配的安装板。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夹具的第二支撑板,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支撑板做升降运动的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二支撑板安装在第二升降气缸上。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夹具回流装置还包括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定位夹具的第二定位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定位组件移动的第二定位气缸,所述第二定位气缸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并与第二定位组件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凸轮随动器以及与第二凸轮随动器中端相匹配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定位气缸的伸缩杆;所述夹具设有与第二凸轮随动器上端相匹配的安装板。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夹具回流装置还包括第三定位机构,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包括第三定位气缸、转轴、连接件、连杆和第三凸轮随动器,所述第三定位气缸设有多个,所述转轴、连接件和第三凸轮随动器分别与第三定位气缸数量一致,所述第三定位气缸连接转轴,所述连杆贯穿转轴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第三凸轮随动器;所述夹具设有与第三凸轮随动器上端相匹配的安装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17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焊接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型钢连接板的自动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