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气门稳定性改善装置及燃气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2313.3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4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程锦斌;邓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10 | 分类号: | F02D9/10;F02M21/02;F02B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余剑琴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气门 燃气发电机组 连接管 增压器 稳定性改善 分流管 混合器 连通 电动调节阀 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 大功率负载 进口和出口 进气系统 运行时 发电机组 串接 发动机 缓解 进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气门稳定性改善装置及燃气发电机组,涉及燃气发电机组进气系统技术领域,节气门稳定性改善装置包括混合器、增压器、节气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分流管、电动调节阀以及冷却器;第一连接管分别与增压器的进口和混合器连通,第二连接管分别与增压器的出口和所述节气门连通;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增压器的进口和出口连通,电动调节阀和冷却器串接在分流管上。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燃气发电机组在较大功率负载运行时,节气门不能平稳的控制发动机的转速以及发电机组的功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发电机组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气门稳定性改善装置及燃气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燃气发电机组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电磁阀、燃气阀、混合器、增压器、节气门、中冷器、进气歧管等,其工作原理是天然气经过调压器调整到一定的压力后再经过燃气阀调节所需要的流量后进入混合器与被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空气混合,然后经过增压器加压,再经过节气门调节流量后流过中冷器,进入进气歧管,最后进入发动机气缸内被点燃做功。节气门的开度大小决定了燃气发动机做功的多少,进而决定了燃气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通过控制器调节节气门的开度就能调节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
现有进气系统中,发电机组在较大功率负载运行时,由于大量的排气推动涡轮增压器的强作用,导致节气门前的混合气压力较大,节气门不能很平稳的控制发动机的转速以及发电机组的功率,经试验得出,在机组功率大于35%额定负荷后,功率继续增加时节气门开度基本上不增加了,节气门的调节作用越来越低,导致发动机很难平稳的运行,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气门稳定性改善装置及燃气发电机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燃气发电机组在较大功率负载运行时,节气门不能平稳的控制发动机的转速以及发电机组的功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气门稳定性改善装置,包括混合器、增压器、节气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分流管、电动调节阀以及冷却器;
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增压器的进口和所述混合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增压器的出口和所述节气门连通;
所述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增压器的进口和出口连通,所述电动调节阀和所述冷却器串接在所述分流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调节阀为电动二通阀,所述电动二通阀设置在所述分流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侧壁分别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进一步的;由所述分流管流入所述第一接口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与由所述混合器流入所述第一连接管内的气体流动方向成小于9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包括相互套设固定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设有供混合气体流通的缝隙,所述第一接口设置在所述外筒上,所述内筒上设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设置在所述内筒靠近所述增压器的一端,且所述透气孔有多个并沿所述内筒周向均匀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调节阀为电动三通阀,所述电动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增压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电动三通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分流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节气门的出口连通有第一中冷器,所述第一中冷器的散热部两端分别与水泵和散热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为与所述第一中冷器并接设置的第二中冷器,所述第二中冷器的散热部两端分别与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发电机组,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节气门稳定性改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2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