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向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3157.2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4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阿卜杜拉·奥恩戈伦;罗尔夫·维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博力国际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邰凤珠;刘继富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段 管段 多相流动 邻接 中心轴 换向 弯头 延伸 横截面形状 固体横向 引导元件 阻止流动 下流管 排出 流动 | ||
一种用于排出多相流动介质(S)、尤其是包含水、固体和空气的多相流动介质(S)的下流管(2)的换向弯头(1)包括:沿第一中心轴(M1)延伸的第一管段(3),邻接该第一管段(3)、沿弯曲中线(M)延伸并且具有弯曲外侧(5)和弯曲内侧(6)的弯曲段(4),和邻接弯曲段(4)并且沿第二中心轴(M2)延伸的第二管段(7)。利用布置在弯曲外侧(5)的内侧上的引导元件(8),弯曲段(4)的横截面形状如此改变,使得能够抑制、尤其能够阻止流动介质(S)、特别是水和固体横向于流动方向的运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下流管的换向弯头。
背景技术
下流管用于排出废水并且基本竖直延伸地布置在建筑物中。但是,在许多下流管中还存在水平延伸或者稍微倾斜于水平方向(例如呈些许度数的角)延伸的段。为了从竖直到水平的换向,竖直延伸的段通过换向弯头连接到水平延伸的段。
此种换向弯头例如由EP 1 882 786已知。
在此,竖直延伸的段和水平延伸的段之间的过渡优选配置为使得以尽可能小的损耗使废水换向。因此,废水仍然以大能量进入水平延伸的段中,使得废水能够尽可能远距离地流过水平延伸的段。实践中倾向于设置通过直管件相互连接的两个45°弯头。这样就能够减小液压损失。然而,该解决方案具有需要大量安装空间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从该现有技术出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限定一种将流损失保持得尽可能小的换向弯头。尤其是要实现良好的冲出性能。另外的目的在于限定一种所需的空间比较小的换向弯头。
据此,一种用于排出多相流动介质、尤其是包含水、固体和空气的多相流动介质的下流管的换向弯头包括沿第一中心轴延伸的第一管段,邻接该第一管段并且具有弯曲外侧和弯曲内侧的弯曲段,和邻接弯曲段并且沿第二中心轴延伸的第二管段。弯曲段沿弯曲中线延伸。换向弯头还包括布置在弯曲外侧的内侧或者管内侧上的引导元件,利用所述引导元件,弯曲段的横截面形状如此改变,使得能够抑制、尤其是能够阻止流动介质、特别是水和固体横向于流动方向的运动。引导元件布置在换向弯头的内部空间中并且与流动介质接触。
引导元件阻止流动介质沿管壁横向于流动方向溢出,由此,换向弯头的性能以及因此的冲出性能能够得以提高。连接到第二管段并且处于水平方向的管线因而能够配置得更长。另外,在性能有所提高的情况下,换向弯头能够配置为具有较小的半径。此外,理想的换向确保了空气能够在水的旁边自由循环并且能够补偿任意的压力势。由此能够例如省略空气循环管线。
在第一管段中,在内侧上布置有分流器,该分流器打破流动介质、特别是水的薄膜流。借助于分流器,确保流动介质以液压作用的方式冲击在引导元件上。特别地,在分流器之前沿着壁的薄膜流将被中断并且多相流动介质将被引向引导元件。
分流器由凸出部提供,该凸出部从第一管段的内壁延伸并且由从第一管段的外壁朝向第一管段的横截面延伸或者延伸到第一管段的横截面中的第一凹部提供。
术语“凸出部”应该理解为从内壁延伸到第一管段的横截面中的结构。
术语“第一凹部”应该理解为从第一管段的外侧延伸到管段的横截面中从而形成分流器的结构。换言之,“第一凹部”是从分流器的外部延伸到换向弯头的侧壁中的凹槽或凹口或空腔。但是,其不是穿过侧壁延伸的开口。这种分流器然后由通过内壁的第一凹部形成的凸出部来提供。分流器从内壁的围绕分流器的其他部分延伸到第一管段的横截面。
优选地,分流器的区域中的壁的壁厚与第一管段中的相同,或者与第一管段的区域中的、分流器的相邻区域中的相同。优选地,整个换向弯头的壁厚是相同的。
优选地,第一凹部限定了分流器的形状。因此,分流器的形状由第一凹部的形状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博力国际股份公司,未经吉博力国际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3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段式集成管路
- 下一篇:一种T型球墨铸铁管接口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