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压式管式膜透水量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9381.2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2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汤建强;汤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金水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B01D69/0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收集管 透出液 管式膜 内压式 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 测试仪 出水口 加药泵 进水口 收集口 透水量 循环桶 伸入 透过液收集 测量数据 出口阀门 出水接头 进水接头 开口向下 水平固定 一端连接 运行过程 敷设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压式管式膜透水量测试仪,包括透出液收集管,所述透出液收集管内敷设内压式管式膜管,所述透出液收集管水平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透出液收集管的进水口通过进水接头连接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加药泵的出水口,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表,所述透出液收集管的出水口通过出水接头连接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伸入循环桶,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压力表和出口阀门,第三连接管一端伸入循环桶,另一端与加药泵的进水口相连,所述透出液收集管上设有开口向下的收集口,所述收集口的下方设有透过液收集桶。本实用新型运行过程简单,测量数据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水量测试仪,具体涉及一种内压式管式膜透水量测试仪。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应用在废水处理及废水深度处理领域是行之有效的,特别是管式膜技术的应用已被公认为最可靠的技术。管式膜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其突出的特点,具体为在处理高固含量、高浓度废水时不堵塞,并且能耐高温、耐强酸、强碱,膜不易污染,清洗周期长且容易清洗,能耗低,结构简单,占地小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处理各种高浓度、高固含量废水的深度处理及油田回注水的处理。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油田、工业、农业、食品、制药、饮料、乳制品等诸多行业。透水量是内压式管式膜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但是由于内压式管式膜的透水量还没有具体的设备来进行测试,一旦改变管路内的压力,透水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内压式管式膜的透水量不明确,影响内压式管式膜的工作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内压式管式膜透水量测试仪,可以准确测量在一定运行压力条件下内压式管式膜透水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压式管式膜透水量测试仪,包括透出液收集管,所述透出液收集管内敷设内压式管式膜管,所述透出液收集管水平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透出液收集管的进水口通过进水接头连接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加药泵的出水口,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表,所述透出液收集管的出水口通过出水接头连接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伸入循环桶,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压力表和出口阀门,第三连接管一端伸入循环桶,另一端与加药泵的进水口相连,所述透出液收集管上设有开口向下的收集口,所述收集口的下方设有透过液收集桶。
所述透过液收集桶设置在收集口的正下方。
所述循环桶内设有纯水或料液。
所述内压式管式膜管可以是单支膜芯,也可以是多支膜芯,常用的为7支膜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调节出口阀门,可根据压力表的示数,测试所需压力下的内压式管式膜的透水量,其运行过程简单,测量数据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压式管式膜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其中:第一压力表1;第二压力表2;支架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第三连接管6;透出液收集管7;收集口7.1;循环桶8;透过液收集桶9;进水接头10;出水接头11;出口阀门12;加药泵13;内压式管式膜管14;膜芯14.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金水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金水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9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刚玉过滤膜反冲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氯化铵母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