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板加工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9668.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6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唐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雄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部 背光板 转动腔 转盘 弧形槽 连接杆 空腔 连通 传送带 出气孔 吹气管 气囊 气管 加工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连接杆本体 吹气装置 方案解决 放置状态 夹持部位 两侧内壁 转动连接 转盘转动 放置腔 泄压管 腔壁 凸条 外周 限位 调换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背光板加工用装置,包括传送带,还包括吹气装置和夹持部,夹持部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夹持部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夹持部的下部设凹槽,凹槽的两侧内壁固定有气囊;气囊上设泄压管;连接杆包括连接杆本体和位于连接杆下端的转盘;夹持部内设有转动腔,转盘转动连接在转动腔内,转盘上固定有凸条;转动腔的外周设弧形槽,弧形槽的两端均连通有放置腔;且弧形槽用于对转盘进行限位;转盘内设空腔,空腔的腔壁上设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夹持部内设与转动腔连通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空腔的底部设出气孔;夹持部内设吹气管,吹气管与出气孔连通。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调换背光板放置状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背光板加工用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板是用来确保液晶显示屏背后发出光亮的光源装置;背光板的底层是背光源模组,背光源模组的两侧的上表面均粘贴有黑白胶带;其他层通过黑白胶带粘在背光源模组上;然后再将灯条焊接或粘在背光板上,进而完成背光板的前期制作。现有技术中背光板灯条的焊接或粘贴均是人工完成的,人工完成后将其放到传送带上传送到下一个工序处。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在将背光板放到传送带上的时候,背光板固定有灯条的一侧需要朝着一侧放置,方便下一个工序的加工;而现有技术中,传送带的两侧均有工人在焊接或粘贴灯条,且灯条一般是横向固定在背光板上,放置的时候,为了顺手,工人一般灯条是固定在背光板远离工人胸前的一侧;固定好后,直接将背光板推到传送带上即可,且放置到传送带上的灯条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
因此,放置时,会出现如图1所示的情况,即:传送带两侧的工人放置的背光板的方向不一致;而我们在进行下一个工序加工的时候,需要调换背光板的放置状态,使得灯条均位于同一侧;现有技术中是采用人为的方式,来对图1中传送带上的背光板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非常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背光板加工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对背光板放置状态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
背光板加工用装置,包括传送带,还包括吹气装置和夹持部,夹持部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夹持部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连接有液压缸;
夹持部的下部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与吹气装置连通的气囊;气囊靠近传送带的入料端的一面上设有带泄压阀的泄压管;
连接杆包括连接杆本体和位于连接杆下端的转盘,转盘的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夹持部内设有圆柱形状的转动腔,转盘转动连接在转动腔内,转盘上固定有凸条;转动腔的外周设有半圈与凸条配合的弧形槽,弧形槽的两端均连通有一个用于凸条进入的放置腔;且弧形槽用于对转盘进行限位;
转盘内设有空腔,空腔的腔壁上设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夹持部内设有与转动腔连通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第一气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气囊连通,且第一气管的另一端用于在转盘逆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时,与第二气孔连通;第二气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气囊连通,且第二气管的另一端用于在转盘顺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时,与第一气孔连通;
空腔的底部腔壁的中心处设有出气孔;夹持部内还设有吹气管,吹气管的一端与出气孔连通;吹气管的另一端与凹槽连通,且该端位于凹槽的上部。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雄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雄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59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