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千斤顶定位器系统和车辆千斤顶定位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0043.0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9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妮可·帕梅拉·赫雷拉·古铁雷斯;米歇尔·卡罗莱纳·赫雷拉·古铁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0Q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伟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定位器系统 门槛板 本实用新型 指示灯 轮胎压力传感器 车辆千斤顶 定位千斤顶 错误位置 加压轮胎 轮胎压力 接合 环境光 控制灯 位置处 鞍座 光照 关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千斤顶定位器系统,其包括:车辆门槛板,车辆门槛板具有外表面和位于外表面下方的下侧;在车辆门槛板的下侧上用于接收千斤顶的载荷接合鞍座的千斤顶附接点;在千斤顶附接点的上方的位置处定位在车辆门槛板的外表面上的千斤顶放置指示灯;加压轮胎;以及与千斤顶放置指示灯相关联的轮胎压力传感器,由此轮胎压力传感器基于轮胎压力控制灯照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千斤顶定位器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斤顶定位器系统,以至少实现在有限光照或没有环境光的情况下协助操作者正确地定位千斤顶,以降低操作者无意中将千斤顶定位在错误位置的风险。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实用新型构思总体涉及用于车辆的便于更换轮胎的起重装置。更确切地说,所公开的实用新型构思涉及一种固定在车辆上位于形成在用于接收千斤顶的载荷接合鞍座的竖直门槛板凸缘中的凹口正上方的位置处的指示灯。该指示灯使得千斤顶操作者能够在无照明或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容易且正确地将千斤顶定位在车辆的正确位置中以便进行适当的千斤顶操作。
背景技术
汽车通常装有备用车轮,其可替代无法使用的车轮。用于提升车辆的千斤顶(通常为剪形千斤顶)也与车辆一起提供以使车辆操作者能够提升车辆以便更换车轮。尽管车辆制造商努力尽可能简单地更换轮胎,但是应理解,相当大比例的车辆操作者不知道更换车辆轮胎所需的步骤。根据“廉价汽车保险”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了美国2000辆汽车驾驶员对轮胎更换知识的舒适程度,只有42.2%的驾驶员感到“完全有信心”可以更换爆胎,17.0%的人声称自己“有点自信”,19.0%声称自己“不太自信”,21.8%声称他们对于如何更换轮胎是“一无所知”的。(
鉴于这样的数字,汽车制造商理解需要继续修改诸如车辆千斤顶的轮胎更换部件以简化用户的操作。至于千斤顶本身,众所周知的是,车辆不是由任何车轴部件提升的,而是从竖直门槛板下面的一点提升的。正确的位置是在靠近前轮的车辆前方或靠近后轮的车辆后方。
正确使用剪形千斤顶需要操作者将千斤顶的基座或支脚定位在为此目的配置的形成于竖直门槛板的下侧上的凸缘下方的关键位置中的地面上。为使操作者能够容易且正确地将千斤顶的载荷接合鞍座定位在门槛板的凸缘下方,制造商通常在凸缘中提供诸如箭头或凹口的标记以用作支架将定位在其间的引导标记。
使千斤顶的载荷接合鞍座正确对齐的系统在照明条件下是有效的,但在黑暗或未照明情况下效果较差。千斤顶操作者发现,在这样的条件下将千斤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会变得更加困难,并且必须被迫依靠诸如手电筒之类的光源或手机的照明以便用门槛板凸缘上的放置标记来正确对齐千斤顶的鞍座。这种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千斤顶的放置需要操作者双手接合,这使得他们无法手持光源。其他的复杂性是因为操作者的手通过处理轮胎和轮胎更换工具而变脏,因此不适合手持手电筒或手机。
因此,考虑到在有限光照或没有环境光的情况下更换轮胎时操作者可能无法正确地定位千斤顶的增加的可能性,需要其他对齐千斤顶的方法。这样的改进会降低操作者无意中将千斤顶定位在错误地方的风险,这种情况对操作者而言是危险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斤顶定位器系统,以至少实现在有限光照或没有环境光的情况下协助操作者正确地定位千斤顶,以降低操作者无意中将千斤顶定位在错误位置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千斤顶定位器系统,其包括:车辆门槛板,车辆门槛板具有外表面和位于外表面下方的下侧;在车辆门槛板的下侧上用于接收千斤顶的载荷接合鞍座的千斤顶附接点;在千斤顶附接点的上方的位置处定位在车辆门槛板的外表面上的千斤顶放置指示灯;加压轮胎;以及与千斤顶放置指示灯相关联的轮胎压力传感器,由此轮胎压力传感器基于轮胎压力控制灯照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0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塑前端模块框架
- 下一篇:一种可拆式车辆底架加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