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凝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0828.8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9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力宽;崔丽娟;杨贞耐;索婷;王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保牛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9/00 | 分类号: | A23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5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夹层 凝乳 循环泵 控制器 上温度传感器 下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连通 流动混合 受热均匀 蒸汽夹层 减小 出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凝乳装置,其包括凝乳槽,在凝乳槽外侧设有热水夹层,在热水夹层外侧设有蒸汽夹层,在热水夹层的内部上侧设有上温度传感器,在热水夹层的内部下侧设有下温度传感器,其还包括循环泵和控制器,循环泵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热水夹层连通;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上温度传感器和下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循环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循环泵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热水夹层连通,使热水在热水夹层中流动混合,减小热水夹层中上部和下部的水温差值,使凝乳槽受热均匀,提高了凝乳效率,保证了凝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凝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作奶酪等固态成型乳制品时,需要对杀菌后的原料乳进行加热凝乳,凝乳成型后切块。凝乳时将杀菌后的原料乳放于凝乳槽中,凝乳槽外侧为热水夹层,热水夹层的外侧为蒸汽夹层,蒸汽对水进行加热,使水保持在一定温度,从而给原料乳提供合适的凝乳温度。目前在凝乳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热水夹层中的水为静止水,蒸汽夹层中通入蒸汽后,大量蒸汽位于蒸汽夹层的上部,少量蒸汽位于蒸汽夹层的下部,使得热水夹层上部的水温高于热水夹层下部的水温,导致凝乳槽中上部的原料乳已经凝固,而下部的原料乳由于温度低仍为液态,若继续加热会导致上部已经凝固的原料乳糊锅,凝乳效率低,凝乳效果差;2、凝乳槽停止工作时,仍需要保持一定温度,使用蒸汽进行加热,会使能耗大幅度增加,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凝乳槽受热均匀、提高凝乳效率、保证凝乳效果、减小成本的新型凝乳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新型凝乳装置,其包括凝乳槽,在所述凝乳槽外侧设有热水夹层,在所述热水夹层外侧设有蒸汽夹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水夹层的内部上侧设有上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热水夹层的内部下侧设有下温度传感器,其还包括循环泵和控制器,所述循环泵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水夹层连通;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上温度传感器和所述下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热水夹层的内侧底部设有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加热管外部设有加热室。
进一步的,在所述蒸汽夹层内部设有若干个蒸汽扰流板,在所述热水夹层内部设有若干个热水扰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蒸汽夹层内部设有若干个蒸汽扰流板,蒸汽进入蒸汽夹层后,沿蒸汽扰流板之间的空隙运动,分布均匀;循环泵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热水夹层连通,使热水在热水夹层中流动混合,热水夹层内部设有若干个热水扰流板,增加了热水的混合程度,进一步减小了热水夹层中上部和下部的水温差值,使凝乳槽受热均匀,提高了凝乳效率,保证了凝乳效果;2、在热水夹层的内侧底部设有电加热管,在电加热管外部设有加热室,当凝乳槽停止工作时,由电加热管对热水夹层中的水进行加热,减少蒸汽使用量,降低能耗,减小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控制示意图。
凝乳槽1,热水夹层2,蒸汽夹层3,上温度传感器4,下温度传感器5,循环泵6,控制器7,电加热管8,加热室9,蒸汽扰流板10,热水扰流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保牛乳业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保牛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0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