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蘑菇房自走式覆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1500.8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0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干勇;罗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峨眉山市宁达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土机 蘑菇房 激振器 栽培床 自走式 导轨 隔板 传动减速机构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出料通道 控制面板 两根导轨 振动力作 电动机 出料孔 均匀性 掉落 覆土 下沿 斜板 转轴 沙土 蘑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蘑菇房自走式覆土机,由导轨和覆土机组成,其中,导轨有两根,两根导轨分别固定在栽培床的两个长边上,覆土机由箱体、轮、转轴、蓄电池、电动机、传动减速机构、控制面板和激振器组成,结构简单,能够减少人工使用;使用时沙土在激振器的振动力作用下沿隔板、V型槽,V型槽、出料孔、出料通道和斜板,最终掉落到栽培床,提高覆土的均匀性,增加蘑菇产量,适用于大型蘑菇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土机,尤其是在大型蘑菇房中使用的自走式覆土机。
背景技术
蘑菇在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覆土,以利于蘑菇的生长,提高蘑菇产量。大型蘑菇房在蘑菇栽培中具有很强的优势,除了能够保温、保湿外,还能够实现立体栽培,大大提高种植效率。在大型蘑菇房中,每个栽培架有2~5层栽培床,上、下两个相邻栽培床之间间隔0.8~1.2米,连接两个相邻栽培床的支架位于栽培床外侧。每层栽培床的形状为长方体,长边为30~80米,短边为0.8~1.8米,高度为 0.2~0.3米。多个栽培架之间的空间比较狭小,覆土工作无法由皮带传送机等大型机械完成。覆土工作常常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工,不仅费工费时,而且覆土的厚薄程度不一致,降低蘑菇产量。
中国专利CN103704020A号所公开的“一种八渡干笋丝的加工方法”专利(申请号:201310721624.8),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且底部带下料口的放料斗、以及位于放料斗下方用于传送栽培床的传送带,所述放料斗具有相对倾斜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的底部设有向第二侧板弯曲延伸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与第二侧板的底沿之间构成所述的下料口;所述放料斗内靠近下料口的位置转动配合有滚筒,所述滚筒贴近第一侧板,滚筒的周面上分布有拨料齿。该发明结构利用侧置下料口,能够满足栽培盒加料的需要,但无法对于大型栽培床进行加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蘑菇房自走式覆土机,减少人工使用,提高覆土的均匀性,增加蘑菇产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蘑菇房自走式覆土机由导轨和覆土机组成,其中,导轨有两根,两根导轨分别固定在栽培床的两个长边上,栽培床安置在支架上;覆土机由箱体、轮、转轴、蓄电池、电动机、传动减速机构、控制面板和激振器组成;箱体的外形为长方体,箱体的上方固定有加料口,箱体下面通过轴承安置有两根转轴,两对轮分别固定在两根转轴的两端,其中一对轮为主动轮,另一对轮为从动轮;箱体内部中间固定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向中间倾斜,两个隔板之间有一V型槽,V型槽的低端有一出料孔,出料孔下方两侧由一L型板和一直板构成出料通道,L型板和直板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箱体底部的出料孔旁边,出料通道的外侧下方固定一斜板;两个隔板下方各有一个空腔,激振器固定在右边空腔里面,蓄电池、电动机和传动减速机构安置在左边空腔里面,控制面板安置在箱体左边外侧壁上;激振器通过控制面板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控制面板、电动机和传动减速机构依次连接,最后传动减速机构连接到安置主动轮的转轴上;V型槽、出料孔、出料通道和斜板的宽度一致,均比栽培床的宽度小2~5厘米,避免沙土散落到栽培床外。
为进一步是本实用新型适于应用,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直板,改变出料通道出口的高度,从而改变沙土的覆盖速度,满足不同蘑菇品种队沙土厚度的需要。
蓄电池、控制面板、电动机和传动减速机构依次的具体方式广泛存在于电动车或玩具车里面,为本领域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选择蓄电池和电动机的型号。另外,激振器是附加在某些机械和设备上用以产生激励力的装置,是利用机械振动的重要部件。激振器能使被激物件获得一定形式和大小的振动量,从而对物体进行振动和强度试验,或对振动测试仪器和传感器进行校准。激振器还可作为激励部件组成振动机械,用以实现物料或物件的输送、筛分、密实、成型和土壤砂石的捣固等工作。按激励型式的不同,激振器分为惯性式电动式、电磁式、电液式、气动式和液压式等型式。激振器是已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得知激振器的具体结构、选择激振器型号和如何通过控制开关进行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峨眉山市宁达菌业有限公司,未经峨眉山市宁达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1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