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巴整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1938.6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5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胜舟 |
主分类号: | A23P30/00 | 分类号: | A23P30/00;A23P10/28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圆柱 动片 锅巴 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 整形装置 上表面 绞龙 传送 活动连接有 压力传感器 表面开设 偏心电机 整体制作 弧形段 下表面 支撑座 卡接 转轮 制作 一体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锅巴整形装置,包括有空心圆柱外壳,所述的空心圆柱外壳的内部设有传送绞龙,所述的传送绞龙的一端通过支撑座与转轮连接,所述的空心圆柱外壳的一端设有搅拌立斗,所述的空心圆柱外壳的另一端表面开设有搅拌出料口,所述的搅拌出料口的下方固定有不动片,所述的搅拌出料口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动片,所述的动片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偏心电机,所述的不动片的上表面设有两弧形断段,两所述的弧形断段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动片的下表面设有一弧形段;本实用新型产品实用,结构简单合理,而且制作一体化,大大降低了整体制作工序时间,装置便于存放,搅拌立斗可与空心圆柱外壳卡接,便于卸取安装,制作锅巴效率高,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尤其涉及一种锅巴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锅巴是人们喜爱的食品,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对其他物料的探索,发明出各种各样口味的锅巴,现有制作锅巴工序包括有制料、混合、铺饭、烘烤等工序,而上述这些步骤往往是通过多种装置来实现,步骤过多,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现有很多采用将物料铺设在托盘内进行烘制,需要通过人工压制铺满,现也有通过机器装置来实现上述步骤,但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并未降低整体锅巴制作工艺程序。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巴整形装置,产品实用,结构简单合理,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而且制作一体化,大大降低了整体制作工序时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手段实现:
一种锅巴整形装置,包括有空心圆柱外壳,所述的空心圆柱外壳的内部设有传送绞龙,所述的传送绞龙的一端通过支撑座与转轮连接,所述的空心圆柱外壳的一端设有搅拌立斗,所述的空心圆柱外壳的另一端表面开设有搅拌出料口,所述的搅拌出料口的下方固定有不动片,所述的搅拌出料口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动片,所述的动片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偏心电机,所述的不动片的上表面设有两弧形断段,两所述的弧形断段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动片的下表面设有一弧形段。
优选地,所述的搅拌立斗内设有搅拌器,所述的搅拌器的下方设有磁力送料器,可通过磁力送料器将搅拌后的物料送入与空心圆柱外壳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的动片为弯曲折叠状结构,所述的动片的一端与不动片水平,所述的动片的另一端与不动片之间的夹角范围在135-175°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弧形段设在动片的下表面折叠处。
优选地,所述的动片的相对外侧端面的上表面对称设有压杆、拉簧。
优选地,两所述的弧形断段的高度分别为D1、D2,所述的弧形段的高度为D3,D1不小于D2,D2不小于D3,保证形成良好锅巴断片。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中,通过传动电机带动转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绞龙旋转,可将通过搅拌立斗的物料送入动片与不动片之间的整形区,然后再一次进入D1、D2、D3当断区,通过偏心电机作用,形成均匀的薄片,然后从动片与不动片之间形成的出料口送出,从而进入到下道工序,通过压力传感器对通过当断区薄片压力大小测定,改变传动电机和偏心电机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产品实用,结构简单合理,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而且制作一体化,大大降低了整体制作工序时间,而且装置十分便于存放,搅拌立斗可与空心圆柱外壳卡接,便于卸取安装,制作锅巴效率高,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实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胜舟,未经王胜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1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