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用微创组织分离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2609.3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9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000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分离 本实用新型 小儿腹股沟 误伤 操作钳 微创 斜疝 输精管 手柄 精索血管 手术用 内芯 钝性分离 腹股沟疝 弧形齿条 弧形卡件 术后伤口 弯曲设置 一端设置 治疗效果 弹簧片 结扎线 外鞘管 夹取 卡接 鞘状 突管 用时 针钩 并发症 美观 血管 灵活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用微创组织分离钳,包括手柄和操作钳,操作钳的一端弯曲设置,操作钳包括外鞘管和内芯,内芯的一端设置有尖端略弯的组织分离钳,手柄设置有相互卡接的弧形齿条、弧形卡件以及弹簧片。本实用新型将腹股沟疝囊或鞘状突管与精索血管和输精管钝性分离时能够避免误伤,且操作快捷,使用方便,具有微创效果,术后伤口美观。采用该组织分离钳,操作灵活,夹取结扎线方便快捷,能够避免误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解决常规疝针钩取线不方便、误伤血管等不足,使用本实用新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时,用时较短,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更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用微创组织分离钳。
背景技术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腹壁先天性发育异常,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幼儿出生后不久,在腹股沟部位有可复性肿块,80%的幼儿在出生后2~3个月时出现,也有迟至l~2岁才发生。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斜疝较常见,直疝罕见,小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2倍,右侧多见,早产儿发病率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通常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或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腹腔镜下手术多采用特殊疝针分离疝囊周围精索血管及输精管,但有时因分离精索血管及输精管困难或钩取结扎线困难,导致手术时间延长,甚至少部分患者因精索血管或输精管部分滋养血供被误扎,影响睾丸及输精管血供,导致生精功能受损,或输精管萎缩闭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用微创组织分离钳,以解决现有手术器械分离精索血管及输精管困难、钩取结扎线困难以及易发生误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用微创组织分离钳,包括:手柄和操作钳;
所述操作钳的一端弯曲设置,所述操作钳包括外鞘管和内芯,所述外鞘管套设于所述内芯上,所述内芯的一端伸出所述外鞘管,且设置有尖端弯曲的组织分离钳,所述内芯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鞘管,且设置有沿所述内芯长度方向的第一卡槽、垂直于所述内芯长度方向的第二卡槽以及可控制所述组织分离钳开启和闭合的伸缩部;
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握持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握持部铰接的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一端弯曲设置,且连接有一圆管,所述内芯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圆管中,所述圆管设置有可限制所述内芯轴向运动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远离所述第一握持部的所述圆管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的可旋转接头,所述可旋转接头内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
所述第二握持部的一端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内芯的伸缩部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之间,所述第一握持部上设置有一弧形卡件,所述弧形卡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之间,且与所述弧形齿条卡接;
所述第二握持部上转动连接有一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弧形齿条,所述控制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弯头,按压所述弯头可通过所述控制杆使所述弧形齿条与所述弧形卡件分离;
所述第一握持部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之间连接有弹簧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挡板、卡接片、T形连接杆和弹簧;
所述外壳与所述圆管垂直,且与所述圆管连通,所述T形连接杆穿过所述挡板与所述卡接片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T形连接杆上,且与所述挡板接触;
所述卡接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两个圆形开口,两个所述圆形开口的尺寸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内芯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靠近所述内芯的伸缩部的所述外鞘管的一端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配有胶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26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