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用性较强的AR增强现实教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3733.1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1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坚;颜远培;蔡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蚂蚁特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06 | 分类号: | G09B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学系统 增强现实 佩戴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壳体内壁 固定带 转动杆 壳体 软垫 虚拟现实技术 降低设备 舒适度 稳定块 限位块 弹簧 观看 卷辊 卡槽 卡杆 拉柄 内壁 松动 转动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用性较强的AR增强现实教学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与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右侧与壳体内壁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定块,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该实用性较强的AR增强现实教学系统,能够在佩戴时,通过使用者的头部宽度,调节固定带的使用长度,以便于适应使用者的头部,提高了其适用性,通过卡杆、拉柄、限位块、弹簧、转动杆和卡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在调节后,对转动杆进行固定,防止卷辊转动使固定带松动,降低设备在佩戴时的稳定性,壳体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有观看框,且观看框的一侧设置有软垫,通过软垫的设置,能够使用者佩戴时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AR增强现实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它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增强现实技术,不仅展现了真实世界的信息,而且将虚拟的信息同时显示出来,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在视觉化的增强现实中,用户利用头盔显示器,把真实世界与电脑图形多重合成在一起,便可以看到真实的世界围绕着它。
现有的AR增强现实教学系统,在使用时,不便于使用者佩戴在头部,使用局限性较大,易由于使用者的头部宽度不同,影响其佩戴松紧度,体验感较差,不利于广泛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用性较强的AR增强现实教学系统,解决了现有AR增强现实教学系统,不便于佩戴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实用性较强的AR增强现实教学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与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右侧与壳体内壁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顶部和底部与壳体内壁的顶部和内壁的底部之间均设置有显示器,所述壳体内壁左侧的顶部设置有处理器,且壳体内壁左侧的底部设置有储存器,所述壳体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壳体顶部的右侧和底部的右侧均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耳机,所述壳体顶部的左侧和底部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框,所述外框内壁的背面与内壁的正面之间均通过转动杆固定连接有卷辊,所述卷辊的表面缠绕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贯穿外框且延伸至外框的外部,所述外框的一侧贯穿有卡杆,且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柄,所述卡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卡杆的表面且位于限位块与外框相对的一侧之间套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储存器、显示器和耳机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和耳机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开设有与卡杆配合使用的卡槽。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带位于外框外部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直杆和卡扣,且卡扣与直杆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有观看框,且观看框的一侧设置有软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蚂蚁特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蚂蚁特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3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照明式可防伪查询点读笔
- 下一篇:一种英语口语教学用跟读播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