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6805.8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8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建斌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针 芯针 针身 针座 套管 头端 针柄 套管针座 可连接 伸出管 套管针 管孔 可拆 套入 通针 针头 空心圆柱状 软组织损伤 保护套管 病理因素 前端管壁 连接芯 突起 管壁 锁死 套在 尾端 向内 针具 锋利 伸出 申请 治疗 | ||
一种通针,包括可连接可拆分的芯针部分、管针部分和套管部分,芯针部分包括芯针针头、芯针针身和芯针针柄,管针部分包括管针针身和管针针座,套管部分包括套管针身、套管针座以及保护套管;芯针部分套入管针部分的管孔中,芯针针头伸出管针针身的头端,芯针针柄伸出管针针座的尾端;管针部分套入套管部分的管孔中,管针针身的头端伸出套管针身的头端,套管针座套在管针针座的突起外;管针针座通过可连接锁死可拆分方式连接芯针针柄;管针部分的管针针身为空心圆柱状,所述管针针身前端锋利,前端管壁厚度向内管壁逐渐减少。本申请提供芯针和管针的创新,从根本上提高了针具治疗的安全性和科学性,解除了软组织损伤等引起的病理因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针。
背景技术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腿痛等难治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在中医属于“筋伤”,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是亟需解决的医学难题。该病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该病的保守治疗中,中医主要有针刺、灸法、推拿和中药治疗等,西医主要有理疗、西药和封闭治疗等。上述治疗均未能从根本上解除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软组织粘连、瘢痕和挛缩等病理因素,因此疗效不佳。其中,激素等药物还可能引起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副作用。手术治疗能从根本上解除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软组织粘连、瘢痕和挛缩等病理因素,但是,手术治疗复杂、创伤大、风险大、费用高,可能给患者带来麻醉意外、重要神经、血管和脏器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朱汉章教授实用新型了锐性软组织松解针具——针刀,刺入人体并发挥刀的切割和分离作用的医用针具。针刀的优势就是能够有效地松解软组织,其缺陷是可能会意外对治疗部位周围正常的血管、神经和脏器等的损伤。为了减少针刀对治疗部位周围正常血管、神经和脏器等的损伤,周建斌主任实用新型了钝性软组织松解针具——圆钝针。圆钝针的优势就是能够安全地松解软组织,其缺陷是不能穿透皮肤、筋膜、腱膜和韧带等致密结缔组织而造成的局限性。为提高对难治性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亟需创新更先进的医疗器械。
为了把锐性软组织松解针具和钝性软组织松解针具有机组合在同一种针具,既发挥两者的优势又避免两者的缺陷,因此实用新型人于2013.02.04申请了专利CN201310045624.0一种筋伤治疗通针,该专利一种筋伤治疗通针,包括芯针和管针;芯针套入管针的管孔中;芯针针头伸出管针针头末端,且芯针针柄伸出管针针梗末端。该专利提供了一种通针,它能进行锐性分离针法和钝性分离针法,从根本上松解了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粘连、瘢痕及挛缩等病理因素,且避开了手术风险和激素等化学药物的许多副作用,提高了疗效和安全系数,还大幅度降低了医疗费用,且还能进一步简化治疗程序、方便了医疗操作,但是其也存在如下缺陷:
1)该针具的管针和芯针不能有效地连接锁死和解锁分开,不能使术者两个手分别使用芯针治疗和控制锁扣以精确操作通针。术者一个手捏住芯针针柄上的锁扣进行芯针治疗的同时还须要控制锁扣,增加了术者操作难度,还可能发生错误操作,造成医疗损害。
2)该针具不能在超声下明显显影,缺乏安全性。
3)该针具的管针外没有尺寸标识,使操作者不知进针深度,缺乏安全性。
4)该针具不能长时间保留于治疗部位,对机体产生长效刺激腧穴刺激作用。
5)该针具的外面没有护套,缺乏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斌,未经周建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68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柔性锁机构的手术器械
- 下一篇:一种新型椎间孔镜用套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