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运输用管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9628.9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1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杜润杰;刘甲朋;宋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F16L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管道 维修通道 非真空 本实用新型 管道结构 真空区域 道床 车辆运行环境 施工成本低 常压环境 内部区域 施工成本 水下维修 维修车辆 维修环境 真空环境 分隔 运输 铺设 维护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运输用管道结构,包括:水下管道和道床;所述道床,沿所述水下管道的长度方向,铺设在所述水下管道的内部,以将所述水下管道的内部区域分隔为真空区域和非真空区域;在所述非真空区域中设置有维修通道;所述维修通道,用于维修车辆和/或维修人员进行水下维修;其中,所述真空区域,用于提供真空环境,作为车辆运行环境;所述非真空区域,用于提供常压环境,至少为所述维修通道提供维修环境。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维护难度大、施工成本高和安全性差等缺陷,实现维护难度小、施工成本低和安全性好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运输用管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下桥对接接头连接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跨越江河和海峡的交通运输逐渐增多。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解决大面积水域的航运等问题,水下隧道技术应运而生。水下隧道主要的施工工艺有沉管法、矿山法和盾构法。
沉管法隧道线路总长较矿山法和盾构法隧道显著缩短,管节断面形状选择灵活,施工时各工序可平行作业,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预制管节的质量控制精度较高,因此,沉管法隧道在很多情况下占有明显优势,已成为最经济合理的水下穿越方案。
但现有沉管技术仍有不足之处,其中:
沉管沉放对接是整个沉管隧道水下施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现行主要的对接方案为利用水下千斤顶及隧道腔体两侧水压完成对接,防水主要由GINA(即GINA止水带)和OMEGA(即OMEGA止水带)两道防护。但是目前世界上对于小截面沉管,特别是真空管道的检测与维修尚无成熟技术与具体参考数据。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维护难度大、施工成本高和安全性差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下运输用管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管道的检测与维修尚无成熟技术与具体参考数据导致水下真空管道隧道的维护难度大的问题,达到降低维护难度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运输用管道结构,包括:水下管道和道床;所述道床,沿所述水下管道的长度方向,铺设在所述水下管道的内部,以将所述水下管道的内部区域分隔为真空区域和非真空区域;在所述非真空区域中设置有维修通道;所述维修通道,用于维修车辆和/或维修人员进行水下维修;其中,所述真空区域,用于提供真空环境,作为车辆运行环境;所述非真空区域,用于提供常压环境,至少为所述维修通道提供维修环境。
可选地,还包括:设备通道;所述设备通道,用于铺设管线、和/或安放设备;其中,所述管线、所述设备中的至少之一,用于所述车辆水下运行、和/或所述维修通道中进行的水下维修。
可选地,所述设备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设备通道,设置于所述非真空区域的两侧,所述维修通道设置于两个所述设备通道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预埋散热管;所述预埋散热管,预埋在所述道床的夹层中,用于将所述真空环境和/或所述常压环境中的电机及其它设备散发的热量散出。
可选地,其中,所述预埋散热管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一个以上所述预埋散热管,沿所述道床或所述水下管道的长度方向,均匀或不均匀地间隔设置;和/或,所述预埋散热管,包括:散热水管。
可选地,其中,所述真空区域和所述非真空区域上下设置,所述真空区域位于上部,所述非真空区域位于下部;和/或,所述水下管道,包括:钢筋混凝土外壁和钢管内壁;所述钢筋混凝土外壁设置于所述钢管内壁的外表面。
可选地,其中,所述水下管道呈分节式设置;其中,相邻两节所述钢筋混凝土外壁之间,通过止水带密封和千斤顶对接的方式对接式连接;相邻两节所述钢管内壁之间,通过波纹管片焊接的方式对接式连接;和/或,所述水下管道的横截面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方形中任一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9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安装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暖通固定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