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9797.2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7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郑一凡;侯雷;王营;徐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陌上源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5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罩 上壁 隔板 组培苗 底座 培养液 本实用新型 培养装置 培养槽 顶面 转轴 一体化成型 收纳 固定转轴 营养供应 造价成本 连接柱 透气孔 底面 内插 焊接 光照 保证 分割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包括透明罩、上壁、培养筐、隔板、底座和转轴,所述培养筐底面一体化成型设有用于收纳培养液的底座,所述培养筐内插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培养筐内分割成若干培养槽,所述培养筐右侧上壁顶面焊接有用于固定转轴的连接柱,所述透明罩通过转轴安装在培养筐顶面,所述透明罩左侧安装有用于连接培养筐左侧上壁的卡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造价成本低;培养液放置在底座内,对培养槽内组培苗时刻进行营养供应,上壁开设的透气孔保证培养筐内气流的流通,透明罩保证光照充足,十分方便,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培技术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植物组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前进,植物组培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植物快速繁殖中。现有的组培苗培养装置,通常就是采用一个普通的玻璃容器,容器内装有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以接种组培苗,容器的开口用封口膜封住以防止真菌、细菌等进入。采用这种组培苗培养装置进行大批量培养时,工作人员经常会因为不小心碰撞到层架或层架上的玻璃容器,导致玻璃容器从层架上跌落损坏或与邻近的玻璃容器相互碰撞发生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包括透明罩、上壁、培养筐、隔板、底座和转轴,所述培养筐底面一体化成型设有用于收纳培养液的底座,所述培养筐内插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培养筐内分割成若干培养槽,所述培养筐四边顶面焊接有上壁,所述上壁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培养筐右侧上壁顶面焊接有用于固定转轴的连接柱,所述透明罩通过转轴安装在培养筐顶面,所述透明罩左侧安装有用于连接培养筐左侧上壁的卡扣。
优选的,所述隔板内壁上标有用于显示培养液容量的刻容线。
优选的,所述隔板为可拆卸设计,隔板之间通过插口相互插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罩、上壁、培养筐、隔板和底座材料均为聚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造价成本低;在进行组培苗培育时,打开卡扣,将透明罩打开,把需要培育的组培苗放入培养筐内的培养槽内,倒入培养液,培养液放置在底座内,对培养槽内组培苗时刻进行营养供应,上壁开设的透气孔保证培养筐内气流的流通,透明罩保证光照充足,十分方便,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培养筐结构图。
图中:1、透明罩,2、卡扣,3、透气孔,4、培养筐,5、培养槽,6、上壁,7、底座,8、转轴,9、连接柱,1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包括透明罩1、上壁6、培养筐4、隔板10、底座7和转轴8,所述培养筐4底面一体化成型设有用于收纳培养液的底座7,所述培养筐4内插接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将培养筐4内分割成若干培养槽5,所述培养筐4四边顶面焊接有上壁6,所述上壁6表面开设有透气孔3,所述培养筐4右侧上壁6顶面焊接有用于固定转轴8的连接柱9,所述透明罩1通过转轴8安装在培养筐4顶面,所述透明罩1左侧安装有用于连接培养筐4左侧上壁6的卡扣2。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进行组培苗培育时,打开卡扣2,将透明罩1打开,把需要培育的组培苗放入培养筐4内的培养槽5内,倒入培养液,培养液放置在底座7内,对培养槽5内组培苗时刻进行营养供应,上壁6开设的透气孔3保证培养筐4内气流的流通,透明罩1保证光照充足,十分方便,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陌上源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陌上源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9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植物幼苗水培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覆盖种子的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