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液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0060.2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7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澄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高峰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泡 本实用新型 上弯管 下弯管 外罩 移液管 量取 连通 人为因素 外罩中心 连通器 椭球体 中空的 上端 食指 定容 压住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液管,包括外罩、储液泡、上弯管和下弯管,外罩和储液泡均为中空的椭球体,储液泡位于外罩中心位置,上弯管和下弯管分别与储液泡的下顶点和上顶点连通后从外罩上下顶点伸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上弯管和下弯管分别与储液泡的下顶点和上顶点连通,形成连通器,无需手动定容即可量取固定体积的溶液,避免了手动定容时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本实用新型量取溶液时也不用一直用食指压住上端管管口,装有溶液后仍可短暂放置而进行其他操作,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移液管。
背景技术
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仪器,用来准确移出一定体积的溶液。移液管是一根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的细长玻璃管,下端为尖嘴,上端管颈处刻有一条刻度线作为体积标志。用移液管移取溶液时,将润洗后的移液管尖嘴置入溶液液面下,适度挤压洗耳球将溶液吸至上端管刻度线之上,撤离洗耳球后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上端管管口,将移液管保持垂直,保持视线和刻度线水平,轻微松开食指,使管内溶液慢慢从尖嘴流出,待液面与刻度重叠时,按紧右手食指完成定容,即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采用上述移液管移取溶液的操作步骤中,在定容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轻微的误差,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并且定容操作不易控制,一旦液面低于刻度线则必须重新吸取溶液,浪费时间;此外,定容操作的整个过程中右手必须一直保持移液管垂直,右手食指要始终压住上端管管口,在此过程中若有其他操作则有可能影响定容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移液管定容操作中容易出现误差且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移液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液管,包括外罩、储液泡、上弯管和下弯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和所述储液泡均为中空的椭球体,所述外罩长轴和所述储液泡长轴重叠,所述储液泡位于所述外罩中心位置;
所述上弯管一端与所述储液泡下顶点连通,所述上弯管在所述外罩内的部分为弧形弯曲,所述上弯管另一端从所述外罩上顶点伸出,伸出部分为直管,直管顶端为平口;
所述下弯管一端与所述储液泡上顶点连通,所述下弯管在所述外罩内的部分为弧形弯曲,所述下弯管另一端从所述外罩下顶点伸出,伸出部分为直管,直管顶端为尖嘴;
所述上弯管的弧形弯曲和所述下弯管的弧形弯曲分别位于所述储液泡对称的两侧,所述外罩设有一组对称的捏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上弯管和下弯管分别与储液泡的下顶点和上顶点连通,形成连通器,无需手动定容即可量取固定体积的溶液,避免了手动定容时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本实用新型量取溶液时也不用一直用食指压住上端管管口,装有溶液后仍可短暂放置而进行其他操作,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下弯管的弧形弯曲最高处为开口下向的弯角。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弯管弧形弯曲最高处设有开口向下的弯角,可避免定容时由于虹吸效应将储液泡中的溶液吸出而产生误差。
更进一步,所述外罩上设有气泡水平仪,所述气泡水平仪位于某一所述捏槽的上方。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有气泡水平仪,可保证移液管处于垂直状态,定容时液面不会出现倾斜而影响移出溶液的体积。
制备本实用新型时,根据移液管容积可先单独设计储液泡、上弯管和下弯管,组合后多次调试定容即可制得精度较高的移液管。
使用本实用新型吸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后,保持移液管水平,用洗耳球抵住上弯管平口,轻微挤压将液体吹出,重复2-3次直至下弯管尖嘴处无液体滴下即完成一定体积液体的移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澄,未经刘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00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