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1655.X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5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淼泉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10 | 分类号: | D04B15/1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床 上支承 支承 针床座 电脑针织横编机 下支承 支承檐 筒口 追加 长度方向延伸 针织机械 有效地 上倾 探出 编织 | ||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座结构,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供支承针床的针床座本体,该针床座本体支承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架上且其长度方向的上部构成为针床上支承端、而长度方向的下部构成为针床下支承端,针床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支承在针床上支承端上并且朝着筒口的方向探出针床上支承端,针床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支承在针床下支承端上,特点:针床上支承端的长度方向延伸有一用于缩短针床上支承端与所述筒口之间的距离的针床追加支承檐,针床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与该针床追加支承檐接触。改善了针床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与针床上支承点的支承效果,可有效地避免在编织过程中针床产生上倾下翘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座结构。
背景技术
从上面提及的针床座的名词释义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其用于支承针床。图3所示为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座结构,包括针床座本体1,该针床座本体1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架上,该针床座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并且朝向外的一侧构成为一针床上支承端11,而针床座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并且同样朝向外的一侧构成为针床下支承端12。在使用状态下,将图3所示的针床2(也针“针板”,以下同)支承在针床座本体1朝向外的一侧,具体而言针床2的上部支承在针床上支承端11上并且探出针床上支承端11,而针床2的下部支承在针床下支承端12上。依据专业常识,针床2分为左针床和右针床并且依据方向的不同即方向的改变而称为前针床和后针床,左、右针床形成趋于八字形的关系,左、右针床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之间的空间称之为筒口3,由针床2上的织针编织的织物4自筒口3下引并由下方的卷布罗拉卷取。前述筒口3的概念可参见中国专利CN105220345B(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副罗拉装置)。
上述由图3所示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座结构长期以来为业界所认可并且未曾见诸对其提出结构性缺陷的相关报道。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针床2的上摆下翘现象始终存在,所谓的上摆是指针床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出现向下倾摆,而针床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出现向上翘起的情形。针床2的前述摆动情形是造成左、右针床上的织针相撞的根源。从理论上讲,由于自前述筒口3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至针床上支点11朝向筒口3的一侧侧面之间必然存在针床悬空距离L1(图3示),又由于卷布罗拉对自筒口3下引的织物4的牵拉力(即牵引力)是必需的,因而针床2的上摆下翘并且由此引发的撞针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被业界认为是不足为奇的正常现象。此外,从图3所示可知,前述的针床悬空距离L1为针床2探出针床上支承点11的程度加筒口3的宽度的二分之一(筒口3的宽度的二分之一的距离即为织针进出针床2上的针槽的距离),针床悬空距离L1越大,那么前述情形愈严重,反之同理,鉴于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不改变筒口宽度的前提下显著增进对针床的长度方向的上部的支承效果而藉以避免在编织过程中针床出现前倾下翘的摆动现象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座结构,包括供支承针床的针床座本体,该针床座本体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架上并且该针床座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构成为针床上支承端,而针床座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构成为针床下支承端,所述针床的长度方向的上部支承在所述针床上支承端上并且朝着筒口的方向探出针床上支承端,而针床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支承在所述针床下支承端上,特征在于在所述针床上支承端的长度方向延伸有一用于缩短针床上支承端与所述筒口之间的距离的针床追加支承檐,所述针床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与该针床追加支承檐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针床追加支承檐的横截面形状呈三角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针床座本体的长度方向的底部朝着远离所述针床下支承端的方向延伸有一翼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翼板上并且朝向所述针床座本体的一侧的长度方向间隔构成有机头导轨固定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淼泉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淼泉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16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针织大圆机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摇床装置